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8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3篇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QTVI)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非同步舒张运动的意义。方法获取60例心肌梗死患者及40例正常人的标准心尖部左室长轴、两腔和四腔观组织速度图像,离线分析左心室6个壁基底段、中间段和心尖段共18个位点及左心室各壁二尖瓣环的组织速度曲线,测量心电图QRS波起始点至各位点心肌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a)的时限(TQ-E)。计算同一节段6个壁间TQ-E的最大差值(Inter-ΔTQ-E)、同一壁内3个节段间TQ-E的最大差值(Intra-ΔTQ-E)及左心室18个位点间TQ-E的最大差值(Max-ΔTQ-E)。计算左心室各壁二尖瓣环Ea与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a)比值的平均值(Ea/Aa′)。并利用常规超声心动图测定心肌梗死患者左室整体舒张末容积(EDV)、收缩末容积(ESV)、射血分数(LVEF)。结果与正常人相比,心肌梗死组EDV、ESV均明显升高,心肌梗死组EF明显降低,心肌梗死患者的Inter-ΔTQ-E、Intra-ΔTQ-E、Max-ΔTQ-E均明显延长,Ea/Aa′明显降低。心肌梗死患者中,Max-ΔTQ-E与Ea/Aa′均呈显著负相关;与EDV及ESV呈显著正相关;与EF呈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的49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DebakeyⅠ型21例、DebakeyⅡ型11例、DebakeyⅢ型17例;术前正确诊断46例(93.88%),漏诊3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与CT、MRI、DSA检查诊断的符合率高。【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采用TCGA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小柴胡汤治疗肝细胞癌(HCC)的药效物质基础及药理机制。方法 通过TCGA数据库挖掘HCC差异表达基因、通过TCMID、TCMSP 数据库和文献检索得到小柴胡汤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绘制韦恩图获得小柴胡汤-HCC共有靶点。通过Cytoscape软件构建疾病-药物-有效成分-靶点相互作用网络;利用R软件对共有靶点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共获得HCC差异表达基因4880个,小柴胡汤治疗HCC潜在有效成分142个,包括槲皮素、山柰酚、黄芩素、汉黄芩素等,这些有效成分共作用于242个靶点,其中有100个与HCC相关,其潜在调控信号通路61条,包括IL-17、TNF、HIF-1等与癌细胞生长和凋亡密切相关的信号通路。结论 小柴胡汤可能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方式发挥治疗HCC的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也为经典方剂的防病治病机制研究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4.
高频彩超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2006年1月-2007年12月68例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门诊及住院患儿进行彩超检查,并对其二维图像以及多普勒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所有患儿在脐周及右下腹均探及肿大的淋巴结回声,并具有较典型的声像图特征,抗炎治疗后复查淋巴结有明显减少和缩小;其中28例在右下腹探及肿大的阑尾回声,并被术后病理所证实。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首选检查方法,对临床诊断治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在测量心肌梗死患者局部心肌收缩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40例心肌梗死患者列为实验组,另外选取同时间至我院进行体检的40例健康人员作为参照组,对实验组与参照组所有成员均实施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局部心肌收缩功能,比较两组检测对象...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超声与腹部X线平片、CT3种影像检查在肠梗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9月至2008年9月经手术证实为肠梗阻且术前行腹部X线平片、B超及CT3种检查的3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超声、腹部X线平片、CT对肠梗阻的诊断符合率分别是83.12%、91.40%、94.90%;对梗阻部位判断的正确率分别是44.90%、47.13%、79.62%;对梗阻原因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36.62%、32.80%、65.92%;对梗阻是否发生绞窄的准确率分别为75.36%、15.94%、79.71%。B超、CT对绞窄性肠梗阻的诊断有意义,明显优于X线(P〈0.05)。结论:临床拟诊肠梗阻的患者应常规进行B超检查;腹部X线平片联合超声检查对于粪石、肿瘤、结石导致的肠梗阻及绞窄性肠梗阻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赐祥  廖桂英 《广东医学》2008,29(3):470-472
目的探讨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249例患者分成冠心病组和正常组,再跟据冠状动脉病变把冠心病组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颈动脉超声检测颈动脉病变,比较各组患者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和IMT,评价颈动脉斑块的超声检查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以及分析冠脉造影Gensini积分和颈动脉斑块Crouse积分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和冠心病3个亚组的斑块检出率和IMT与正常组比较显著增高;颈动脉斑块的超声检查预测冠心病的敏感度为72.04%,特异度为76.32%,阳性预测值为94.41%,阴性预测值为32.95%,总的预测符合率为72.69%;斑块Crouse积分与冠脉Gensini积分呈线性正相关。结论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可预测冠心病及其严重程度;颈动脉斑块的Crouse积分是预测冠心病更为敏感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触诊对鼻咽癌N分期诊断结果的差异性。方法对163例病理确诊的初诊鼻咽癌患者行颈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查,测量指标为受检淋巴结的纵径、横径比值(L/T)及其血流参数,并选择部分受检淋巴结在超声定位下行穿刺活检。结果CDFI联合细胞穿刺检查使常规临床分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66例N0患者有29例(43.94%)升级为N1;47例N1患者有5例(10.64%)降级为N0;44例N2患者有8例(18.18%)降级为N1;69例单侧淋巴结转移患者有18例(26.09%)为双侧转移。临床触诊的淋巴结大小较CDFI检查大(P〈0.001)。L/T值、收缩期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和阻力指数(RI)在良、恶性淋巴结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以L/T〈2.0和RI〉0.6分别作为诊断恶性淋巴结的标准时,二者的准确率、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6.9%、81.5%,90.4%、88.8%和77.5%、74.6%,均高于以淋巴结横径〉7.0mm为标准时的诊断效率。结论CDFI联合细胞穿刺检查比临床触诊能更准确地判断转移淋巴结,从而为鼻咽癌的临床N分期提供可靠依据,使预后及放射治疗计划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9.
脂肪肝的超声诊断与血脂浓度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脂肪肝的价值及脂肪肝与血脂浓度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2004年12月门诊或住院的188例脂肪肝患者的肝脏超声检测结果和血脂浓度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2.98%(156/188)的脂肪肝患者的声像网特征以均匀弥漫型为主,17.02%(32/188)的脂肪肝患者的声像图特征可表现为非均匀型。在均匀弥漫型中,轻、中、重度脂肪肝患者的血脂浓度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肝的发生与血清甘油三酯浓度的升高关系较密切(36.70%),部分(33.51%)脂肪肝患者的血脂可正常,但脂肪肝程度越重,血脂异常可能性越大(P〈0.05)。结论:高脂血症特别是高甘油三酯血症是导致脂肪肝的重要原因,但不能作为脂肪肝的诊断指标,而超声对脂肪肝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在常规抗高血压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螺内酯对伴左心室肥厚的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的改变,了解螺内酯对EH患者心肌胶原纤维代谢的影响。方法71例伴左心室肥厚的EH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治疗组35例,接受钙离子阻滞剂、13受体阻滞剂、ACEI和抗血小板药物等常规药物治疗。螺内酯组36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螺内酯。2组的治疗时间均为24周。测量治疗前及治疗24周时血清PICP、PⅢNP和LVMI。33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常规治疗组和螺内酯组治疗前的PICP、PⅢNP和LVMI均明显增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常规治疗组和螺内酯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ICP、PⅢNP和LVMI均明显下降(P〈0.05和0.01),但螺内酯组下降更为明显,各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在观察期间,常规治疗组和螺内酯组患者血钠、血氯、血肌酐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在常规抗高血压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螺内酯能进一步降低伴左心室肥厚的EH患者血清PICP和PⅢNP水平以及LVMI,副作用轻,是安全、有效、更理想的高血压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