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药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突击量氯磷定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呼吸衰竭54例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突击量与非突击量氯磷定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54例AOPP呼吸衰竭病人 ,从发现呼吸衰竭起24hr内是否应用突击量氯磷定 ,将病人分为两组。A组24例 ,平均年龄40.8岁 ,氯磷定用量≥10.0g,平均15.8g。B组30例 ,平均年龄42.0岁 ,氯磷定用量<10.0g ,平均4.8g。结果 A组病人机械通气时间平均(3.6±1.7)d ,治愈率83.3 % ,死亡率16.7% ;B组病人机械通气间时平均(5.3±2.6)d ,治愈率80.0% ,死亡率20.0 %。统计学处理 ,两组病人机械通气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本研究表明突击量氯磷定对AOPP呼吸衰竭病人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有较好疗效 ,但不能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分析PICCO监测和CVP压力监测指导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液体复苏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本院收治因颅脑重型损伤患者100例,按照动态随机分组法随机分为PICCO组和CVP组,每组50例;PICCO组患者在PICOO监测指导下进行液体复苏治疗,而CVP组患者则在CVP监测指导下进行液体复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时间、颅脑恢复率、肺水肿出现率、生存率以及住院期间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的数值变化等。结果 PICCO组颅脑恢复良好率为68%,显著高于CVP组的28%,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026,P〈0.05);PICCO组脑水肿出现7例少于CVP组的11例,但两组比较无差异(χ^2=1.084,P〉0.05);PICCO组治疗时间为(16.7±5.7)天显著性低于CVP组的(21.5±6.3)天(t=3.067,P〈0.05);但PICCO组死亡3例,生存率为94.0%显著性高于CVP组的56.0%(χ^2=19.253,P〈0.05)。两组在诊治之前,GCS无显著差异(P〉0.05),诊治之后,PICCO组患者GCS数值变动与CVP组对比优越很多,两组GCS数值变动在诊治1天之时、诊治1周之时、诊治2周之时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PICCO监测能更加快速准确地评估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血容量状态,显著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对其液体管理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中作为撤机方式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序贯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两组患者各个时间点的动脉血pH、PaO_2及PaCO_2进行比较,观察治疗前后的变化;观察两组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例数、总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监护时间、撤机成功例数、住院费用和院内死亡例数.结果 两组的动脉血pH、PaO_2及PaCO_2在治疗后24 h和72 h均有所改善(P<0.05).序贯治疗组的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总住院时间、监护时间、医疗费用等优于对照组(P<0.05).撤机成功例数序贯治疗组17例,对照组14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序贯机械通气是一种有效的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手段和撤机方式.  相似文献   
4.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6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目的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病危险因素及治疗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49例机械通气患者中发生VAP的61例患者资料。结果6I例VAP患者中年龄、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7d、应用制酸药、意识障碍、抗生素联用以及留置胃管等为VAP发生的高危因素;共分离出91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73株(80.2%),革兰阳性菌17株(18.6%),真菌1株(1.2%),存在多重耐药性。均予敏感抗生素治疗,疗程2~6周,39例治愈(63.9%),22例死亡(36.1%)。结论VAP的发生与危险因素密切相关,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存在多重耐药,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5.
开颅术后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开颅术后患者惠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我院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CU)开颅术后的14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8个可能的危险因素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结果:149例颅脑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共有94例发生VAP.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表明先前使用抗生素、机械通气时间≥6 d、应用制酸剂≥5 d、住ICU时间≥7 d是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VAP的发生是多因素综合导致的,必须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才能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6.
咪唑安定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咪唑安定对机械通气患者的作用.方法对实施机械通气30例患者分别给予首剂咪唑安定2~5 mg静脉注射,2 min后微泵0.03 mg/(kg·h)维持,给药后 2 min 、 min、10 min、30 min 分别根据Ramsay[1]评分标准进行镇静效果评分.结果本组研究中所有患者用药后均取得明显镇静效果.结论咪唑安定在实施机械通气中是一种较理想的的镇静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使用脉搏指示剂连续心排量监测( PiCCO)在指导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液体复苏( EGD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诊断明确感染性休克患者42例,于确诊0 h、6 h、24 h记录HR、MAP、CVP,PiCCO组(n=26),根据监测心排指数(CI)、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V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及CVP指标指导液体复苏,对照组(n=16)仅采用监测CVP指导液体复苏。比较两组液体复苏治疗后6 h、24 h的效果,观察PiCCO组患者CVP升高2 mmHg、GEDVI增幅是否大于10%分析CVP、GEDVI与CI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PiCCO组液体复苏6 h后HR、MAP较对照组改善明显[(101.3&#177;7.8)次/min比(119.4&#177;7.2)次/min,t=-7.520,P<0.05;(71.8&#177;7.6) mmHg比(51.5&#177;8.9) mmHg,t=7.873,P<0.05],早期液体复苏成功率较对照组高;APACHEⅡ评分、乳酸清除率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住ICU天数较对照组减少[(17.0&#177;3.4)分比(22.7&#177;4.1)分,t=-4.978,P<0.05;(53.6&#177;11.5)%比(-16.5&#177;5.2)%,t=9.283,P<0.05;(13.8&#177;2.6)d比(23.3&#177;2.2)d,t=-5.075,P<0.05],28 d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2.162,P>0.05);PiCCO组中液体复苏前后GEDVI的变化与CI的变化呈正相关(r=0.799, P<0.05),CVP变化与CI的变化无明显相关(r=-0.446,P>0.05);GEDVI随CVP升高而增加的16例中0 h CI≥3 L&#183; min-1&#183; m-2有13例(81.3%),GEDVI不随CVP升高而增加的10例中0 h CI≥3 L&#183; min-1&#183; m-2有3例(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29,P<0.05)。结论 PiCCO监测所得血流动力学指标指导下的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治疗,能有效地提高液体复苏的成功率。与CVP相比,GEDVI更能有效反应心脏前负荷,在感染性休克并心功能抑制患者中,CVP与GEDVI之间的变化关系更能有效反应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TTE)指导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明确诊断为感染性休克的96例患者(年龄60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组(GEDVI组)和下腔静脉膨胀指数组(d IVC组)。GEDVI组以Pi CCO推荐液体管理方案进行液体复苏,d IVC组以d IVC阈值18%为临界点进行液体复苏,当容量无反应时,加用多巴酚丁胺强心治疗。于确诊后0 h、6 h、24 h,记录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脏指数(CI)、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乳酸清除率、GEDVI、d IVC。比较两组液体入量差异,及多巴酚丁胺针治疗介入时间、ICU住院时间、28 d死亡率差异。结果两组6 h液体复苏达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 h液体复苏达标率d IVC组高于GEDVI组(68.5%比50.7%,P=0.030);d IVC组6h(2468.85±326.20)m L、24 h(4738.60±580.35)m L液体入量均显著少于GEDVI组6 h(2896.57±445.68)m L、24 h(5810.30±890.45)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P=0.027);d IVC组应用多发酚丁胺介入时间早于GEDVI组[(2.28±0.69)h比(3.85±1.47)h,P=0.032];但两组ICU住院时间、28 d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心动图测量下腔静脉膨胀指数指导老年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治疗,有助于减少液体入量,适时介入强心药物纠正心肌抑制,减少容量过负荷并发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