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药学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目的:利用液相色谱法、化学反应法、紫外光谱法及离子色谱法对硝酸甘油片中显著色谱峰进行分析,并确定该目标峰的组分及检测方法,帮助生产企业解决硝酸甘油片质量标准中有关物质杂质峰的判定和扣除问题。方法:结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硝酸甘油片有关物质检查法与JP17版硝酸甘油片硝酸根离子限量检查法,对未知色谱峰定性,并通过离子色谱法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结果:样品色谱图中2.4min处色谱峰为硝酸根离子与辅料的重叠峰,且以硝酸根离子为主。结论:本研究采用多种方法验证了未知色谱峰的主要成分为硝酸根离子,为《中国药典》2015年版中硝酸甘油片质量标准的修订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在檞皮素(QUE)促进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成骨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1)用0.01μmol/L、0.1μmol/L、1μmol/L、10μmol/L和100μmol/LQUE干预MSCs,MTT法检测各浓度QUE对MSCs增殖的影响,碱性磷酸酶(ALP)测定试剂盒检测各浓度QUE对MSCsALP表达的影响;(2)用ERK1/2抑制剂干预后,加入QUE,用ALP测定试剂盒检测ALP的表达,ELISA法检测Ⅰ型胶原(ColⅠ)和骨钙素(BGP)的表达,Westernblotting检测ERK1/2的表达,荧光定量PCR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骨形成蛋白2(BMP-2)mRNA和核心结合因子α1(Cbfα1)mRNA表达。结果:(1)0.1μmol/L、1μmol/L和10μmol/LQUE剂量依赖性地促进MSCsALP的表达,同时能促进MSCs的增殖;(2)与空白组相比,QUE组ALP、BGP和ColⅠ表达均增加(P<0.01),加入ERK1/2抑制剂后,磷酸化的ERK1/2表达减少(P<0.05),同时ALP、BGP和ColⅠ表达降低(P<0.01);(3)与空白组比较,QUE组TGF-β1mRNA、BMP-2mRNA和Cbfα1mRNA的表达均增加(P<0.05),加入ERK1/2抑制剂后这3个基因的表达都下降(P<0.05)。结论:一定浓度的QUE能促进MSCs的增殖和成骨分化,ERK通路的激活在此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利用液相色谱法、化学反应法、紫外光谱法及离子色谱法对硝酸甘油片中显著色谱峰进行分析,并确定该目标峰的组分及检测方法,帮助生产企业解决硝酸甘油片质量标准中有关物质杂质峰的判定和扣除问题。方法:结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硝酸甘油片有关物质检查法与JP 17版硝酸甘油片硝酸根离子限量检查法,对未知色谱峰定性,并通过离子色谱法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结果:样品色谱图中2.4 min处色谱峰为硝酸根离子与辅料的重叠峰,且以硝酸根离子为主。结论:本研究采用多种方法验证了未知色谱峰的主要成分为硝酸根离子,为《中国药典》2015年版中硝酸甘油片质量标准的修订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中药单体柚皮苷(NG)对体外培养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观察在正常、加入p38、ERK和JNK通路抑制剂SB203580、PD98059、SP600125及3种抑制剂全部加入的情况下,各组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I型胶原(Col I)等骨向分化指标的差异。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各组p38、ERK1/2和JNK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骨形成蛋白2(BMP-2)和核心结合因子α1(Cbfα1) mRNA的表达。结果: (1)10-7mol/L为本实验中NG的最佳促骨向分化浓度。(2) NG最佳浓度组的ALP和BGP含量比其它各组都高(P<0.05),Col I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与NG组相比,加入不同抑制剂组的ALP、BGP和ColⅠ表达量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3)与空白组相比,NG组JNK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升高(P<0.05),p38蛋白的磷酸化水平降低(P<0.01),ERK1/2蛋白的磷酸化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与NG组相比,加入不同抑制剂组的p38、ERK1/2和JNK蛋白的磷酸化水平有升高也有降低。(4) NG组上调BMP-2的表达(P<0.05),下调Cbfα1的表达(P<0.05),而对TGF-β1的表达无明显影响(P>0.05)。与NG组相比,加入不同抑制剂组的TGF-β1、BMP-2和Cbfα1 mRNA表达量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 NG主要通过激活MAPK信号通路中ERK通路、JNK通路以及上调BMP-2的表达,促进MSCs的骨向分化。NG上调BMP-2的表达受MAPK通路中p38通路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 应用ROC曲线分析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对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3月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部分呼吸系统疾病患者152例,分为细菌性感染组(社区获得性肺炎 普通肺炎和重症肺炎)、特异性感染组(结核分枝杆菌感染)、非感染组(肺肿瘤和气胸),对三组患者入院时治疗前检测的CRP、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血沉(ESR)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应用ROC曲线分析各指标诊断普通肺炎和重症肺炎的ROC曲线下的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敏感度(sensitivity, Se)、特异度(specificity,Sp)、Youden指数(Youden's index,YI),根据CRP的截断值评估其对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①细菌性感染组CRP、WBC、NEU%、ESR水平均高于非感染组(分别为49.02±37.68 vs 17.99±20.96、10.09±6.44 vs 7.54±2.79、73 54±13.31vs 64.57±9.93、40.55±26.30 vs 29.58±28.80) (P<0.05);重症肺炎组的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普通肺炎组(分别为71.34±44.35 vs 43.58±33.99、15.88±9.95 vs8.67±4.27、82.97±11.63 vs71.24±12.72、52.80±28.04 vs 37.56±25.14)(P<0.05).②CRP诊断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敏感度为83.33%,明显高于WBC、NEU%、ESR;普通肺炎组的ROC曲线显示,CRP的AUC-0.795,截断值为12.4 mg/L时的Se、Sp、YI分别为82.9%、60.6%、0.435;重症肺炎组的ROC曲线显示,CRP的AUC=0.877,截断值为44.7 mg/L时的Se、Sp、YI分别为80%、90.9%、0.709.结论 CRP可帮助诊断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其诊断价值优于WBC、NEU%、ESR.CRP>44.7 mg/L对临床上早期判断重症肺炎有很好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