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非小细胞肺癌3种不同治疗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3种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非小细胞肺癌327例,分别采用术后放疗、单纯放疗、化疗加放疗的方法治疗。结果3年及5年生存率术后放疗组明显高于单放组及化放组(P<0.001),单放组优于化放组(P<0.05)。结论本组资料生存率与临床分期及治疗选择有关;与病理类型关系不密切(P>0.05)。  相似文献   
2.
3.
作为目前肿瘤治疗主要手段之一的化疗应用广泛,对其疗效的评价依据基于影像学肿瘤缩小而设计的RECIST标准,一般在2~4个周期化疗后进行评估。姑且不论在影像学图像如CT片上进行测量,容易产生对可评价病灶数毫米级的测量出入,以及存在于测量者与测量者之间的差异;这样的以"周期"为测量单位跨度占据患者28~84d的时间,有的患者可能在第1周期就耐药,有的患者转移可能已经发生,有的患者可能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等。由于有诸多的"可能"会发生,因此,需要更敏感、即时且更早期的评价指标以监测化疗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洛铂联合长春瑞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晓洁  寿涛  陈庆  周博 《中国癌症杂志》2009,19(12):929-932
背景与目的:化疗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主要治疗手段,但顺铂(DDP)和卡铂(CBP)的毒性较大,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及依从性较差。洛铂(LBP)是第3代新型铂类抗癌药,国外研究表明LBP与DDP的抗癌活性相似,但肾毒性和胃肠道反应较轻,且可能对部分DDP耐药的肿瘤患者有效。本研究观察国产LBP联合长春瑞滨(诺维本,NVB)治疗晚期NSCL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64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NSCLC初治患者,临床分期Ⅲ8~Ⅳ期,随机分为NL组(NVB+LBP)和即组(NVB+DDP);NL组LBP 30mg/m^2静滴,第1天,NVB 25mg/m^2,陕速静滴,第1,8天;NP组顺铂(DDP)30mg/m^2静滴,第2~4天,NVB25mg/m^2快速静滴,第1,8N,2组均21~28d为1个周期,连用3个周期后进行疗效评价,观察中位生存时间。结果:NL组34例中,CR1例,PR 13例,NC15例,PD5例,有效率(RR)41.2%,疾病控制率(DCR)85.3%;NP组RR43.3%,DCR 83.3%(X^2=0.05,P〉0.05);中位生存时间NL组8.6个月,XP组8.9个月(P〉0.05)。NL组主要毒性反应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如食欲不振(X^2=4.69,P〈0.05)及恶性、呕吐较XP组为轻(X^2=7.43,P〈0.01),未发现明显的肝肾毒性、周围神经毒性等。结论:国产LBP联合NVB治疗晚期NSCLC的疗效与DDP联合NVB相当,但不良反应较轻,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长春瑞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蒽环类和(或)紫杉类耐药晚期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长春瑞滨25 mg/m2 静脉滴注,第1、8天;卡培他滨1 000 mg/m2餐后30 min口服,2次/天,第1~14天.每21天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有效者化疗4个周期以上.随访24个月.结果 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17例,疾病稳定(SD)10例,进展(PD)10例,有效率(RR)为50.00%;临床受益反应(CBR)评价有效者为80.00%;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6.4个月(1~18个月).主要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手足综合征、胃肠道反应和腹泻等,均可以耐受.结论 长春瑞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蒽环类和(或)紫杉类耐药晚期乳腺癌患者疗效显著,且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除湿利水汤治疗OLF方案所致化疗后腹泻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除湿利水汤治疗,对照组给予思密达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为74.19%(P〈0.05)。结论:除湿利水汤治疗OLF方案所致化疗后腹泻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卵巢癌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卵巢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吉西他滨1 20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第8天;奥沙利铂13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每21天为1个周期,连用2~6个周期,每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随访25个月。结果 30例晚期卵巢癌患者均按计划完成2~6个周期化疗,平均4个周期;所有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其中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12例,有效率43.3%;铂类敏感患者,有效率50.0%;铂类耐药患者,有效率30.0%。中位无进展期为6.1个月,中位生存期20.4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其中白细胞减少占90.0%,血小板减少占50.0%,以Ⅰ~Ⅱ度为主;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93.3%,均为Ⅰ~Ⅱ度。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很快恢复。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卵巢癌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8.
汪晓洁 《海南医学》2008,19(5):76-77
大肠息肉是上皮来源隆起于黏膜面的肿物,与大肠癌关系密切。除家族性息肉病和内镜下息肉已明显恶变,或估计累及黏膜下层者,所有的大肠息肉无论其大小及有无症状,均应在电子结肠镜下摘除。近年来,经电子结肠镜摘除息肉术已成为治疗大肠息肉的首选方法。我科2004年3月~2007年7月经电子结肠镜高频电凝摘除大肠息肉52例,疗效确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pcDNA3.1/15-PGDH(15-羟基前列腺素脱氢酶)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鼠胃癌细胞MFC,观察15-PGDH对MFC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基因重组技术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15-PGDH,转染胃癌细胞MFC,建立稳定转染细胞株,RT-PCR检测转染细胞中15-PGDH基因的表达情况;MTT法测A值,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克隆形成实验分析15-PGDH对胃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15-PGDH基因转染成功,转染后鼠胃癌MFC/15-PG-DH细胞中15-PGDH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为1.06±0.08,明显高于空质粒转染组的0.22±0.01及未转染细胞组的0.21±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基因转染后细胞生长明显受到抑制,MTT结果显示,细胞生长至第4、6、8天,15-PGDH基因转染组细胞的A值均较低,分别为1.173±0.072、1.405±0.040和1.689±0.116,与空质粒转染组细胞的1.452±0.062、1.955±0.098和2.755±0.32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未转染MFC细胞的1.534±0.082、1.972±0.073和2.477±0.319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15-PGDH基因转染细胞组克隆形成率为18%,与未转染细胞组63%及空质粒转染细胞组59%相比,克隆形成明显受到抑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5-PGDH基因转染可显著抑制鼠胃癌MFC细胞的增殖和克隆形成能力.  相似文献   
10.
尽管乳腺癌对化疗、放疗均敏感,但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仍然非常困难,多数患者疗效不理想,而单纯化疗的骨髓抑制作用,常常导致患者的免疫功能受到损伤。提高抗肿瘤的治疗作用,应该考虑同时采用外源性杀癌细胞药物加辅助自身免疫的方法。细胞因子活化的杀伤细胞(c1Ir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细胞)是一类由多种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因其杀瘤活性高、杀瘤谱广,目前已在临床上得到了较多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