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考察国内不同厂家辛伐他汀口服制剂的体外溶出度情况,并同默沙东公司产品进行比较。方法 色谱柱为Waters symmetry C18柱,流动相为乙腈-pH值为4.5的0.025mol/1。磷酸二氢钠(65:35),流速为1.6mL/min,检测波长为238min,测定不同厂家的9个品种的体外溶出度,采用SPSS对各组之间溶出度值的方差齐性进行检查,结果 辛伐他汀浓度线性范围是1.592—25.47μg/ml。(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RSD=0.68%),各个品种的溶出度都大于80%,但各组溶出度方差差异较大,结论 不同厂家辛伐他汀口服制溶出度都符合要求,但溶出度均一性差异较大,舒降之各样品之间的体外溶出度差异最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不同剂量和不同静滴速度对头孢唑啉T>MIC的影响,为临床合理地选择静脉滴注条件提供依据.方法 以一室药代动力学模型为基础,设定头孢唑啉的MIC为8μg·mL-1,T>MIC达标值为45%,计算头孢唑啉在采用不同的剂量和给药速度时的T>MIC,分析剂量和给药速度对T>MIC达标的影响.结果每日单次给药在多数条件下T>MIC都不能达标,每日多次给药则T>MIC容易达标,单纯增加给药剂量对提高T>MIC的作用有限,而延长滴注时间是提高T>MIC的较好方法.结论 头孢唑啉应每日2至3次给药,若每日单次给药应将静滴给药时间延长至3h以上.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pH值和加入不同浓度金属离子络合物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Na2)对50%硫酸镁溶液中过氧化氢稳定性的影响,为过氧化氢作为防腐剂使用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在pH值3.69、3.80、4.02、4.77、6.40、6.81和加入EDTA-Na20.01%、0.02%、0.04%、0.08%、0.16%的条件下,测定2厂家50%硫酸镁溶液中过氧化氢在贮存60d过程中的含量变化,分析pH值和EDTA-Na2对过氧化氢稳定性的影响。结果:不同pH值条件下过氧化氢贮存5d后含量均为0;加入0.04%以下浓度的EDTA-Na2贮存60d后过氧化氢含量均为0,加入0.04%以上浓度的EDTA-Na2贮存60d后过氧化氢的含量均约为50%。结论:溶液pH值对过氧化氢无稳定作用,加入EDTA-Na2对过氧化氢有一定的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厂家辛伐他汀药物经济学效果。方法:利用溶出度与市场价格进行最小成本分析。结果:所有国产产品与舒降之比较,每日最小药物成本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01)。结论:国产辛伐他汀口服制剂药物最小成本不同程度低于舒降之,患者可根据自身经济状况选择使用产品,国产品因其价廉、安全、有效,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患者在药物治疗中的不遵从性可分为主观和客观两种情形,本文分别介绍了这两种不遵从性的具体表现,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药师的相应对策,以提高患者药物治疗的遵从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自制的搅拌叶,提高混悬剂的分装均匀度。方法:参照搅拌机上的原搅拌叶结构,自制搅拌叶,增大了搅拌范围和纵深,以炉甘石洗剂进行检验,分别采用原配和自制的两种搅拌叶进行混匀分装,制得两批炉甘石洗剂,随机抽样,比较两批样品稳定后的沉降体积比,以SPSS11.0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方差齐检验,两者差异有极显著性。结果:自制搅拌叶组均匀度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自制搅拌叶可完善解决混悬液分装不均匀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选择合适的地高辛片的分劈方法。方法:分别选择刀片分劈、剪刀分劈,双手对掰3种方法对地高辛片进行对半分劈,对各组的分劈片重量及损耗量差异进行分析,并采用USP剂量单位一致性测定方法对分劈片重进行测试,并对各分劈方法的适应性进行考察。结果:3种分劈片平均重量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剪刀分劈法导致的损耗量较大,3种分劈片重量均未通过USP剂量单位一致性测定,双手对掰法的适应性较好。结论:3种方法中,双手对掰法更适合于地高辛片的分劈。  相似文献   
8.
姚国新  汤远亮 《中国药业》2007,16(14):49-49
目的:比较不同外形片剂对半分劈的准确性,为生产和选择适合于分劈的片形提供依据。方法:对4种不同外形的片剂双手对掰譬到4组分劈片,依照USP剂量单位一致性测定方法对各组分劈片进行测试,并对其重量差异进行方差齐性比较。结果:两条形片组通过了剂量单位一致性测定,而两圆形片组均未通过;方差齐性检查显示,无论有无刻线,条形片组与相应的圆形片组之间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条形片组分劈片重的分布较圆形片组集中。结论:条形片对半分劈准确性明显好于圆形片,可作为需经常分劈操作药片的主要片形。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体外研究左氧氟沙星联用利福平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防耐药突变浓度(MPC)的影响,为临床合理联用抗菌药物,防止细菌耐药的产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富集浓度为1010CFU/ml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菌株,采用琼脂平板二倍稀释法测定左氧氟沙星、利福平单药以及两药以不同浓度联用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的防耐药突变浓度和耐药突变选择窗(MSW)。结果左氧氟沙星、利福平单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的MPC分别为1.0μg/ml和480μg/ml,MSW分别为10和30000;在联用利福平浓度由0.008~16.38μg/ml时,左氧氟沙星对ATCC25923的MPC由1.0μg/ml降至0.25μg/ml;在联用左氧氟沙星浓度由0.25~0.80μg/ml时,利福平对ATCC 25923的MPC由4.096μg/ml降至0.016μg/ml。结论利福平和左氧氟沙星联合用药可降低各自单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的MPC,缩小MSW。  相似文献   
10.
金黄色葡萄球菌防耐药突变浓度测定方法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防耐药突变浓度(MPC)测定中常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规范MPC测定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为测试菌株,左氧氟沙星为测定药品,考察在3种MH琼脂、3种涂布方式及2种不同方法制得的浓缩菌液的试验条件下菌落培养状况及MPC测定结果。结果:仅1种MH琼脂可用于MPC测定,采用L型玻棒涂布更适宜于菌落的培养,2种方法制得的浓缩菌液MPC测定结果相同。结论:MPC测定方法的影响因素较多,有必要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