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1.
【摘要】 目的 探讨术前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衍生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d-NLR)对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2005年6月至2015年2月经手术治疗的GIS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收集患者术前一周内的血液常规检查结果及临床病理资料。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的术前PLR、d-NLR的最佳截断值将患者分为高值组(PLR>153.075、d-NLR>1.245)和低值组(PLR≤153.075、d-NLR≤1.245)。观察比较高、低PLR、d-NLR组的一般病理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风险回归探讨影响未行伊马替尼辅助治疗的GIST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无论GIST患者术后是否接受伊马替尼辅助治疗,与低PLR组、低d-NLR组相比,高PLR组、高d-NLR组患者术后无复发生存时间(RFS)更短(P 均HR ):4.295,95%可信区间(CI ):1.772~10.413;P =0.001〕、非胃部位(HR :2.247,95%CI :1.200~4.209;P =0.011)、核分裂象数>5/50 HPF(HR :4.678,95%CI :2.364~9.257;P HR :2.549,95%CI :1.159~5.606;P =0.020)是GIST患者术后RFS的独立危险因素。在NIH高危患者中,高PLR或高d-NLR组(B组)患者较低PLR和低d-NLR组(A组)患者RFS更短(P =0.006)。结论 术前d-NLR的高低是GIST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PLR、d-NLR可作为评估GIST术后RFS的重要指标之一,有望在临床上预测GIST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胃肠间质瘤中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的表达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胃肠外科自2012年7月至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97例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特征、病理免疫组化结果、治疗和随访情况,分析Ki-67的表达特点及其临床意义。结果 原始病例数112,失访15例,97例具有完整的随访和临床病理资料。随访3~24个月(中位时间15个月),复发或转移30例(30.9%),其中4例死亡。在不同年龄、性别分布中,Ki-67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在肿瘤部位、肿瘤长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危险度分级和核分裂象中,Ki-67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且肿瘤越大、NIH危险度级别越高、核分裂象数越多,Ki-67表达指数越高,呈正相关( P<0.05);Ki-67、核分裂象和复发转移有关(r分别为0.395,0.266, P<0.05)。Cox多因素分析示:Ki-67( P<0.001,相对危险度=0.387,95%可信区间:0.229~0.654)和核分裂象( P=0.005,相对危险度=0.494,95%可信区间:0.304~0.805)是影响术后无复发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生存分析示:Ki-67表达指数影响中高危患者的预后。结论 Ki-67与肿瘤长径、NIH危险度分级和核分裂象相关,并能辅助评估胃肠间质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探讨胃间质瘤(GSTs)组织中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FAP)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我院病理科保存的GSTs石蜡标本,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FAP表达;另取GSTs高、低恶性度患者新鲜肿瘤组织,进行FAP蛋白芯片分析,分析FAP与肿瘤临床病理特点及患者预后间的关系。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98例符合标准的病例,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显示FAP表达于GSTs细胞的胞浆,阳性表达率为42.9%,在正常胃组织中不表达。在不同性别、年龄及核分裂象数的患者中,FAP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而在不同肿瘤长径和危险度分级患者中,FAP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长径较大和中高危险度分级的肿瘤,FAP阳性表达率更高。FAP蛋白芯片分析结果显示,高恶性度GSTs组织中FAP表达量较在低恶性度GSTs组织的表达上调8.4倍。FAP表达与常规免疫组化指标之间无明显关联性。生存分析示:核分裂象数、肿瘤长径、术后服用伊马替尼(IM)及FAP表达,影响中高危GSTs患者无复发累积生存率(RFS)(P 均<0.05)。Cox多因素回归示:核分裂象数、肿瘤长径、术后服用IM及FAP表达,是影响中高危GSTs患者RFS的独立因素(P 均<0.05)。结论 FAP表达于GSTs细胞的胞浆,而在正常胃组织中不表达。FAP可辅助评估中高危GSTs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随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深入,伊马替尼等靶向药物在胃肠间质瘤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近年来,伊马替尼作为术前治疗手段,在晚期间质瘤和特殊部位间质瘤中的综合治疗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通过文献综述,阐述胃肠间质瘤术前治疗的有关进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