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CD25+、B型脑钠肽(BNP)及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脓毒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9年5月于苏州市立医院北区进行治疗的80例脓毒症患者进行研究,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于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分析脓毒症患者中血清CRP、CD25+、BNP及HMGB1的表达及其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CRP、CD25+、BNP及HMGB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脓毒症组悲者血清CRP、CD25+、BNP及HMGB1水平显著低于严重脓毒症组脓毒症休克组患者;严重脓毒症组患者血清CRP、CD25+、BNP及HMGB1水平显著低于脓毒症休克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CRP诊断脓毒症的AUC为0.984,95%CI为0.959~0.1.000,CD25+诊断脓毒症的AUC为0.967,95%CI为0.944~0.990,BNP诊断脓毒症的AUC为0.960,95%CI为0.933~0.986,HMGB1诊断脓毒症的AUC为0.821,95%CI为0.751~0.892,联合检测诊断脓毒症的AUC为1.000,95%CI为1.000~1.000,单独检测分别和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Z=2.231.2.750.2.857.4.972,P<0.05);联合检测的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3.79%.94.15%。结论在脓毒症患者中CRP、CD25+、BNP及HMGB1的表达和疾病严重程度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联合检测在诊断脓毒症时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2.
随着放射诊断和治疗技术的发展,碘造影剂的应用日益增加。但各种碘造影剂仍存在一些副反应而发生一定的危险性。所以,如何预防碘造影剂的副反应,并及时发现与处理,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对我院1996.06—2006.06间共1568例患者使用经肾排泄的水溶性碘造影剂,作一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探讨碘造影剂副反应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3.
螺旋CT三维重建(three—dlmonsional reconstruction,简称3D)成像在骨外伤的临床诊疗中正逐步得到广泛应用。其能直观、精确地显示病变的立体形态,详细了解各解剖结构的空间关系,被称为“非损伤性立体解剖”。本人搜集了行螺旋CT薄层扫描三维重建成像的28例骨外伤资料,就其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皮氧负荷试验在感染性休克患者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应诊断为感染性休克就诊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ICU,分别在液体复苏第0、6小时实施经皮氧分压监测的成年患者40例。其中,液体复苏后第6小时行10 min氧负荷试验并计算氧负荷值(OCT),将10 min OCT≥66 mmHg的20例患者作为A组,10 min OCT<66 mmHg的20例患者作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第0、6小时10 min OCT、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中心静脉氧饱和度(ScvO2)、动脉血乳酸(Lac)、感染性休克相关ARDS的发病率、分级、有创机械通气比例、ICU病死率及28 d病死率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第0小时MAP、CVP、ScvO2、Lac、10 min OCT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第0、6小时的MAP、CVP、ScvO2、Lac水平的差值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 min OCT水平的差值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感染性休克相关ARDS、重度ARDS发生率及有创机械通气比例分别为85.00%、50.00%和45.00%,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28 d病死率为90%,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6小时10 min OCT≥66 mmHg是影响患者预后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 经皮氧负荷试验是评估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过程中发生ARDS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皮氧负荷试验在感染性休克患者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应诊断为感染性休克就诊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ICU,分别在液体复苏第0、6小时实施经皮氧分压监测的成年患者40例。其中,液体复苏后第6小时行10 min氧负荷试验并计算氧负荷值(OCT),将10 min OCT≥66 mmHg的20例患者作为A组,10 min OCT<66 mmHg的20例患者作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第0、6小时10 min OCT、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中心静脉氧饱和度(ScvO2)、动脉血乳酸(Lac)、感染性休克相关ARDS的发病率、分级、有创机械通气比例、ICU病死率及28 d病死率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第0小时MAP、CVP、ScvO2、Lac、10 min OCT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第0、6小时的MAP、CVP、ScvO2、Lac水平的差值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 min OCT水平的差值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感染性休克相关ARDS、重度ARDS发生率及有创机械通气比例分别为85.00%、50.00%和45.00%,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28 d病死率为90%,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6小时10 min OCT≥66 mmHg是影响患者预后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 经皮氧负荷试验是评估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过程中发生ARDS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表达水平对中晚期肺腺癌患者化疗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88例中晚期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化疗疗效,分析血清CEA水平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化疗疗效的影响.结果 吸烟史是影响中晚期肺腺癌患者血清CEA表达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χ2=4.503,P=0.034).血清CEA阳性组患者近期化疗疗效优于血清CEA阴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77,P=0.034).血清CEA阳性组患者平均无进展生存期及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均优于血清CEA阴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48,P=0.033).结论 血清CEA阳性的中晚期肺腺癌患者化疗疗效优于血清CEA阴性的患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