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18年   2篇
  200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通过8名健康志愿者服药后的对照实验,用微生物法检测血药浓度,按一室模型配置求算药物动力学参数,探讨西咪替丁对林可霉素体内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西咪替丁不能改变林可霉素的吸收速率(Ka)和消除速率(Ke),但可通过增加其吸收程度或改变其分布容积,使林可霉素的血药浓度和生物利用度分别增加约19%和27%。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12 mm trocar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预防性回肠造口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21年12月我院60例低位直肠癌的临床资料,2018年1月~2021年12月30例应用12 mm trocar行预防性回肠造口为观察组,2014年3月~2017年12月30例常规造口为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造口手术时间、造口手术出血量、术后24 h造口处疼痛数字评分(Numeric Rating Scale,NRS)、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2组手术顺利,未发生严重并发症。观察组造口手术时间(19.5±3.8)min,显著短于对照组(25.7±5.8)min(t=-4.898,P=0.000);造口手术出血量(14.2±4.4)ml,明显少于对照组(18.7±5.6)ml(t=-3.461,P=0.001);术后24 h造口处疼痛NRS(2.2±1.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2±1.0)分(t=-3.873,P=0.000)。2组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7%(2/30)、13.3%(4/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7);住院时间分别为(9.6±1.1)d、(9.7±1.0)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68,P=0.714)。结论12 mm trocar应用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预防性回肠造口中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为探求更为合理的乙状结肠永久性造口方法,设计经腹直肌腹膜外隧道人工肛门一期开放造口术,并对56例直肠癌造口进行临床分析、评价、总结.56例中,6例出现造口并发症,其余均达到满意效果.认为良好的肠造口治疗取决于正确的肠造口技术,采用改进后的造口方法,减少了切口感染及造口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操作简便,安全性高,且有护理方便,外形美观,不需扩肛等优点,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探讨根治性近端胃切除间置空肠残胃-空肠双通道吻合术在Siewert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病人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将2017年12月到2020年3月南通大学附属丹阳医院胃肠外科专业组收治Siewert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病人纳入研究,行根治性近端胃切除间置空肠残胃-空肠双通道吻合术的30例病人为观察组;行根治性全胃切除Roux-en-Y消化道重建术的30例病人为对照组。比较2组病人术中、术后及随访的相关指标。结果: 两组病人总手术时间、消化道重建时间、术后第3天腹腔引流液淀粉酶值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病人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6月、12月、24月血清胃泌素、血红蛋白、白蛋白、体质量增加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是单次进食量、术后消化系统症状(烧心、反酸、胃食管反流)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Siewert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病人切除近端胃后,采用间置空肠残胃-空肠双通道吻合术保留了十二指肠路径,胃及十二指肠的有关生理功能得到了保留,病人的长期营养状况较好,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改良非离断式Roux?en?Y(uncut Roux?en?Y)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16年9月在江苏盛泽医院和丹阳市人民医院因胃窦癌并行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的94例患者,根据消化道重建方式不同分为Uncut RY组(改良uncut Roux?en?Y 吻合,32例)和RY组(常规Roux?en?Y吻合,62例)。结果:94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Uncut RY组在平均手术时间、吻合时间、Roux 淤滞综合征(Roux?en?Y stasis syndrome,RSS)发生率等方面优于RY组,而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清扫淋巴结数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等观察指标两组未见明显差异,两组均无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改良uncut Roux?en?Y吻合在胃癌根治术中消化道重建简单、安全可行、术后RSS发生率低,是临床上值得推广的一种消化道重建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保留左结肠动脉根治术治疗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江苏省丹阳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下肠系膜下动脉高位结扎根治术治疗,试验组采用腹腔镜下保留左结肠动脉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 改良非离断式Roux-en-Y(uncut Roux-en-Y)吻合在腹腔镜下胃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 年9 月至2016年09月腹腔镜下改良uncut Roux-en-Y 吻合的32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病人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02.1±49.1)min,吻合时间(21.4±6.2)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0.1±10.2)mL;平均清扫淋巴结(38.0±9.1)枚。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48.1±15.9)h,下床活动时间(41.2±17.1)h,进流食时间(2.2±1.3)d,术后平均住院(9.2±2.0)d;术后无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RSS(Roux stasissyndrome,RSS)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下改良uncut Roux-en-Y 吻合在胃癌根治术消化道重建简单、安全可行,具有创伤更小、恢复更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岳晔玮  魏彪  毛晓俊 《江苏医药》2023,(10):1012-1015+968
目的 探讨可吸收线联合可吸收夹缝合方法在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应用。方法 行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100例患者,根据缝合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行可吸收线联合可吸收夹缝合,对照组单独行丝线缝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情况。结果 10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缝合时间较短,缝合过程中出血量和术后腹腔引流量较少(P<0.05)。两组患者术后24 h的VAS疼痛评分、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中应用可吸收线联合可吸收夹缝合方法,能够缩短手术缝合时间,减少术后腹腔引流量,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