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轻中度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记忆受损与血清Tau蛋白的关系.方法 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TBI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为轻度TBI组(30例)与中度TBI组(30例).另选取20名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在入院时、伤后第72小时、2周、6周和3个月时,采用ELISA法检测受试对象的血清Tau蛋白浓度,同时运用神经心理学测试量表对受试对象记忆认知特点进行评估.结果 入院时,TBI组患者血清Tau蛋白浓度为(574.3±270.1)pg/mL、健康对照组为(79.9±36.3)pg/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807,P<0.05).伤后第72小时,中度TBI组患者血清Tau蛋白浓度为(1051.2±333.9)pg/mL、轻度TBI组为(805.2±400.2)pg/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85,P=0.012).伤后3个月,TBI组患者血清Tau蛋白浓度为(100.8±35.6)pg/mL,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01,P=0.051).TBI组患者记忆受损明显,且伤后第72小时患者记忆认知水平处于最低,至伤后6周,TBI组患者记忆受损逐渐恢复至健康对照组水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第72小时和伤后2周,TBI组患者血清Tau蛋白浓度与神经心理学测试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 早期检测TBI患者的血清Tau蛋白浓度不仅可以评估患者的受伤程度,而且能够有效地反映患者记忆受损的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伴复杂蝶窦的垂体腺瘤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7年5月利用多种技术辅助切除的68例伴复杂蝶窦的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术前头颅CT薄层扫描多平面重建,根据CT评估蝶窦形态及气化状况。术中应用神经导航定位鞍底、辅以高速磨钻内镜下或显微镜下切除肿瘤。结果 蝶窦气化不良23例,蝶窦多个分隔36例,蝶窦分隔附着于视神经管或颈内动脉隆突9例。全部病例均在神经导航定位下,快速顺利到达鞍底,全程高速磨钻磨除骨质。肿瘤全切除45例,近全切除18例,大部分切除5例。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对于伴有复杂蝶窦垂体腺瘤经鼻蝶手术,术中神经导航、高速磨钻以及神经内镜等多种技术的使用,可提高手术精准度,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轻中度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记忆受损与血清Tau蛋白的关系。方法 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TBI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为轻度TBI组(30例)与中度TBI组(30例)。另选取20名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在入院时、伤后第72小时、2周、6周和3个月时,采用ELISA法检测受试对象的血清Tau蛋白浓度,同时运用神经心理学测试量表对受试对象记忆认知特点进行评估。结果 入院时,TBI组患者血清Tau蛋白浓度为(574.3±270.1) pg/mL、健康对照组为(79.9±36.3) pg/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807,P<0.05)。伤后第72小时,中度TBI组患者血清Tau蛋白浓度为(1 051.2±333.9) pg/mL、轻度TBI组为(805.2±400.2) pg/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85,P=0.012)。伤后3个月,TBI组患者血清Tau蛋白浓度为(100.8±35.6) pg/mL,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01,P=0.051)。TBI组患者记忆受损明显,且伤后第72小时患者记忆认知水平处于最低,至伤后6周,TBI组患者记忆受损逐渐恢复至健康对照组水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第72小时和伤后2周,TBI组患者血清Tau蛋白浓度与神经心理学测试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 早期检测TBI患者的血清Tau蛋白浓度不仅可以评估患者的受伤程度,而且能够有效地反映患者记忆受损的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显微镜与内镜两种手术方式对垂体瘤患者术后嗅觉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垂体瘤患者进行非随机对照研究.采用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制的五味试嗅液对入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的嗅觉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共收治45例符合研究条件的垂体瘤患者,最终31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内镜下经鼻-蝶窦手术组(Ⅰ组)15例;显微镜下经鼻-蝶窦手术组(Ⅱ组)16例.术前两组患者对每种嗅素的嗅觉识别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1周均出现嗅觉功能减退甚至消失,平均嗅觉识别阈分别为(4.59 ±0.32)和(4.59±0.31) (P =0.99).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平均嗅觉识别阈分别为(3.19±0.40)和(2.76±0.36) (P =0.003),并且显微镜组患者嗅觉异常率明显低于内镜组,分别为6.25%和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结论 在显微镜下与内镜下经鼻-蝶窦切除垂体瘤,都对患者的主观嗅觉功能产生短期影响,在术后早期嗅觉功能恢复方面,显微镜下操作可能更优于内镜操作.  相似文献   
5.
6.
毛忠祥  黄录茂  李超  王卫红  程宏伟  肖瑾 《安徽医学》2017,38(12):1621-1623
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 posttraumatic acute diffuse brain swelling,PADBS)是指创伤后4~14 h脑组织弥漫性膨胀或肿大. PADBS可单独发生,也可合并其他类型颅脑损伤同时发生,临床治疗困难,预后差,病死率高达80%[1]. 目前,关于PADBS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过程尚不完全清楚,对于PADBS的患者,是否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仍存在争议. 本文结合近年文献,对PADBS的发病机制、影像学表现、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展开综述,为PADBS患者临床治疗策略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