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李怀云  毛增贵 《安徽医药》2004,8(5):377-380
近几年的研究证实[1],高同型半胱氨酸是栓塞和心血管疾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经血管造影而证实的冠心病死亡率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同型半胱氨酸是蛋氨酸脱甲基形成的含硫氢基的氨基酸;在正常情况下胱硫醚β-合酶可催化使之缩合为胱硫醚[2].若胱硫醚β-合酶发生变异,就会引起同型半胱氨酸血浆浓度升高.本文就胱硫醚β-合酶结构、功能和活性调节与动脉粥样硬化及其他疾病关系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毛增贵  石海 《安徽医药》2009,13(8):927-929
目的分析胃粘膜异型增生的临床病理特征,评价不同程度异型增生患者癌变的危险性。方法对我院10年间经内镜病理诊断的1612例异型增生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其中74例不同程度异型增生的内镜随访结果及临床意义。结果在≥60岁患者中,中度异型增生占34.8%,明显高于轻度者(P〈0.01);重度异型增生占66.6%,与轻度、中度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60岁患者中,位于贲门部的异型增生占51.1%,明显高于其它部位(P〈0.01)。轻度和中度异型增生随访中未发现有癌变者,而重度异型增生有9例发生癌变,癌变率为50.0%。结论60岁以上老年人面临着患胃粘膜异型增生和胃癌更大的危险,尤其在贲门部位。重度异型增生是胃癌的高度危险因素,异型增生是胃癌一个重要的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枸橼酸铋钾、阿莫西林、呋喃唑酮短程四联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方法 53例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予以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连续1周.四联治疗结束4周后,复查胃镜及钳取胃窦黏膜行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结果 溃疡治愈率为100%、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6.2%.结论 四联用药治疗消化性溃疡,对Hp的根除作用及对溃疡愈合率均较理想,达到了临床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人们价值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新形势下应从以下6个方面加强医德医风建设。首先要加强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第二,建立和完善监督网络,形成内外监督机制;第三,加强思想教育,提高认识,增强自身免疫力;第四,完善各项政策法规,实行奖惩并举;第五,建立职工医德档案,强化自我约束力;第六,建立医德医风奖励基金。  相似文献   
5.
肝源性糖尿病46例临床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46例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肝硬化患者中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病情况。方法对1997年12月至2005年12月住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46例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6例肝源性糖尿病患者中,男35例,女11例,男性占总人数的76.1%,女性占23.9%;年龄23~75岁,平均54.43±10.70岁。46例中慢性乙肝37例,慢性乙肝合并酒精性肝硬化4例,慢性乙肝合并慢性丙肝2例,酒精性肝硬化2例,血吸虫性肝硬化1例。结论肝源性糖尿病以中老年较为多见,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肝源性糖尿病中以慢性乙肝为主。  相似文献   
6.
本科于1999年7月应用全新型敏感的抗结核药力克肺疾(Dipasic)治疗肺结核,取得较理想的疗效,现将初步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治疗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毛增贵 《安徽医药》2007,11(8):750-752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主要指胃溃疡(gastic ulcer,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 ulcer,DU),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概括为胃、十二指肠粘膜攻击因子和粘膜自身防御-修复因子之间失衡所致。攻击因子有:胃酸、胃蛋白酶、幽门螺旋杆菌、非甾体消炎药、酒精,各种应激因素等。防御因子有胃黏膜屏障、黏液、黏膜的血流、细胞更新、内源性前列腺素、上皮生长因子等。其中与消化性溃疡关系最大的是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近20年的研究和临床资料充分证明了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但最终溃疡的形成均由于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