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药学   3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正>有限元法由Turner等[1]1956年首先提出,而后被逐渐应用于工程技术的各个领域。1974年Farah等第一次将有限元法引入口腔医学领域,因其具有实验应力分析方法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而得到大量运用。本文简述三维有限元法在口腔颌面外科中应用的近况。  相似文献   
2.
<正>下颌骨是颌面部体积最大、位置较突出的骨骼,容易遭受损伤,在平时或战时其损伤的发生率均较高,居颌面骨骨折首位,占颌面骨骨折的55%~72%[1],对其研究一直是颌面  相似文献   
3.
血管瘤、脉管畸形好发于颌面部,占全身血管瘤的40%~60%,如不及时治疗易造成容貌缺憾和功能障碍.传统治疗方法有外科切除、低温治疗、放射治疗、激素治疗、激光治疗等,但均各有千秋.我们自2004年1月至2006年11月,应用平阳霉素注射治疗颌面部血管瘤、脉管畸形患者62例,其中资料完整的56例,随访24个月,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血管瘤、脉管畸形好发于颌面部,占全身血管瘤的40%~60%,如不及时治疗易造成容貌缺憾和功能障碍.传统治疗方法有外科切除、低温治疗、放射治疗、激素治疗、激光治疗等,但均各有千秋.我们自2004年1月至2006年11月,应用平阳霉素注射治疗颌面部血管瘤、脉管畸形患者62例,其中资料完整的56例,随访24个月,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血管瘤、脉管畸形好发于颌面部,占全身血管瘤的40%~60%,如不及时治疗易造成容貌缺憾和功能障碍.传统治疗方法有外科切除、低温治疗、放射治疗、激素治疗、激光治疗等,但均各有千秋.我们自2004年1月至2006年11月,应用平阳霉素注射治疗颌面部血管瘤、脉管畸形患者62例,其中资料完整的56例,随访24个月,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徐岩  武付花 《人民军医》2008,51(6):336-336
1989年4月~2007年10月,我们共收治复发性鳃裂瘘30例,经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30例中,男26例,女4例;年龄5~20岁,平均16岁。其中第一腮裂瘘10例,第二腮裂瘘16例,第三腮裂瘘4例。手术次数:4~8次。瘘管存在时间:1~10年。  相似文献   
7.
腭裂语音及其治疗现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腭裂语音是腭裂主要症状之一,它产生于先天性腭裂畸形。腭裂语音患者,并不是随着腭裂畸形的修复而治愈的完全消失,5%~10%患者术后仍有腭裂语音[1]。导致术后腭裂语音的因素很多,如手术时间晚或手术方式不当,腭裂畸形严  相似文献   
8.
背景:髁突骨折可以发生在直接及间接外力作用下,其危险性与撞击作用部位有着何种相关关系,目前报道较少。 目的:快速建立正常下颌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下颌骨不同部位受力对髁突力学应变情况。 方法:以颌骨发育正常,无任何口腔疾患的青年志愿者1例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利用医学逆向工程软件Mimics和大型有限元软件MSC.Patran建立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对下颌骨体部、颏部、下颌角部及髁突等部位进行数值撞击试验,对所建模型进行可行性验证。 结果与结论:①快速建立下颌骨三维有限元生物力学模型,重现了下颌骨的几何外形,能够得到下颌骨髁突的直观整体印象。建立的几何模型包括80 044节点和18 441单元。②于下颌骨颏部、一侧下颌体部、下颌角及髁突处分别加载100 N压力时,骨皮质中最大等效应力出现在髁突区域,髁突发生骨折的危险性最大。实验结果有助于从力学上对于髁状突骨折类型进行分析及对骨折的程度进行判断。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