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1.
樊有忠  蒋永荣 《安徽医药》2015,19(11):2154-2155
目的 探讨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心房颤动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按照严格的排除标准,选取73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按照是否伴发房颤分为两组,其中房颤组35例,非房颤组38例,收集所有入组人群的一般资料、生化检查及心动超声等检查结果,进行组间比较,并分析血尿酸与左房内径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在房颤组,左房内径明显高于非房颤组[(52.15±9.49)vs(47.14±8.54)mm,P<0.05],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非房颤组[(321.06±76.15)vs(259.03±67.72) μmol·L-1,P<0.05].血尿酸水平与左心房直径呈正相关(Pearson检验,P<0.05).结论 在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中,血尿酸可能通过引起心房的扩张,引起心房重构,进而促进房颤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翻身拍背对脑出血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防治效果。方法:选择70例脑出血患者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在对原发病及并发症常规防治的基础上,对治疗组辅以规范的翻身拍背。结果:经临床观察统计,两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几率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翻身拍背对防治脑出血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有较确切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我们观察了1990~1996年因咯血住院的68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补液量与止血效果的关系,报告如下。1 病例与方法1.1 病例:68例中男39例,女29例;年龄18~71岁,平均47.2岁;病程1小时~23日,平均9.9日。血红蛋白98~143g/L,平均106g/L。原发病:支气管炎16例,支气管扩张21例,肺结核31例。日咯血<10ml20例,10~50ml25例,50~100ml16例,>100ml7例。1.2 方法:在治疗原发病、止血药治疗大致相仿的前提下,咯血50ml以上患者注意体位引流…  相似文献   
4.
老龄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临床资料 2001-01/2004-12临床资料完整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住院患者153例,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 3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 115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主动功能锻炼对脑梗死瘫痪肢体肌力恢复的作用效果。方法:选择88例脑梗死患者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治疗组进行规范有序的主动功能锻炼。结果:两组患者肢体肌力恢复程度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主动功能锻炼对脑梗死瘫痪肢体肌力恢复有较确切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吡格列酮对Aβ25-35所致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内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侧脑室注射Aβ25-35建立大鼠AD模型,吡格列酮(40mg/kg、80 mg/kg)灌胃21d,次日行Morris水迷宫实验,前5天定位航行训练,第6天进行空间探索实验.行为学实验后第2天麻醉,断头取脑,提取脑组织匀浆,以备ELISA实验.ELISA实验研究大鼠海马内的氧化应激反应.结果 Morris水迷宫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潜伏期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延长,而穿过平台次数和平台滞留时间缩短.经吡格列酮治疗后,潜伏期显著缩短,穿过平台次数和滞留时间也相应增加.ELISA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海马内酶性抗氧化剂GSH-Px和SOD活性较空白对照组明显降低,而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增加.经吡格列酮治疗后,GSH-Px和SOD活性提高,MDA产生减少.结论 吡格列酮能改善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对抗海马内的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