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药学   2篇
  202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以“醋制入肝”中药炮制理论为基础,采用HPLC法分析不同醋制时间五味子成分变化,探讨成分变化与抗肝损伤作用关联,明确醋五味子保肝活性物质基础。方法 应用HPLC法建立10批生五味子及醋制1、2、3、4、5、6 h五味子指纹图谱,检测五味子醇甲、五味子乙素、五味子甲素、丙烯酰胺、5-羟甲基糠醛(5-HMF)、五味子酯甲水平。以CCl 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为动物模型,结合血清生化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运用灰色关联度法联合偏最小二乘法分析其保肝作用成分与药效之间的关联性。结果 10批五味子指纹图谱中,以五味子醇甲色谱峰为参比峰,标定出共有峰23个,其中特征峰6个;对10批生五味子及不同醋制时间下五味子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相似度组内对比发现,相似度均在0.913~ 0.999;随着蒸制时间的延长,五味子中5-HMF整体呈上升趋势;醋制3 h时五味子酯甲较生五味子质量分数略有增加,而后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减小;醋制1~6 h内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质量分数较生五味子变化不大。与模型组比较,醋制2、3、6 h组AST、ALT、TNF-α、MDA水平显著降低,SOD水平显著升高(P<0.01);醋制1 h组AST、MDA水平显著降低,SOD水平显著升高(P<0.01);醋制4 h组AST、ALT水平显著降低,SOD水平显著升高(P<0.01);醋制5 h组AST、ALT、TNF-α水平显著降低,SOD水平显著升高(P<0.01)。组间对比发现,醋制3 h组药效学指标明显较好,随着炮制时间延长,与醋制3 h组比较,醋制4、5、6 h组血清中AST、ALT、TNF-α、MDA水平有不同程度升高,SOD含量下降。故以醋制3 h五味子指纹图谱与药效学之间关联性建立谱-效关系研究,经灰色关联度法联合偏最小二乘法分析,5-HMF、五味子乙素、五味子醇甲为改善小鼠肝损伤的主要贡献成分。结论 醋制3 h五味子对CCl4诱导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作用效果最佳,其中五味子乙素、5-HMF及五味子醇甲对小鼠生化指标影响较显著。  相似文献   
2.
桑黄作为药食两用的菌类资源,具有多种治疗作用和保健价值。现代研究表明,桑黄多糖是桑黄主要成分之一,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降血糖和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并且人体的不良反应比较少,在生物抗癌药研发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近年来,随着真菌多糖的工业化生产和提取工艺的进步,桑黄多糖在精制与鉴定方面有了诸多新发现。总结桑黄多糖的提取、分离、精制方法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新药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