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7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雾化吸入疗法是临床上较好的物理与化学治疗相结合的祛痰手段,具有操作简单、局部病灶药物浓度高、利于药物吸收的特点[1]。我们使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取得较好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病例来源于湘南学院附属医院ICU及呼吸内科2006年2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呼吸道疾病患者,共70例,其中男46例,女24例;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了目前专升本学生在临床实践中存在的不足,并根据专升本学生的特点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并在临床实践中予以运用,对提高专升本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不同生理及病理条件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对细胞的生长、生存、分化有着复杂的功能。IGF对全身与局部的调节作用通过高亲和力的IGF结合蛋白——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IGFBP1—6)来完成。IGFBP-4是最小的IGFBP,存在于所有的生物体液中,不同类型的细胞,包括纤维母细胞、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前列腺细胞和骨细胞等均能生成IGFBP-4,肝脏是IGFBP-4mRNA表达最丰富的部位。  相似文献   
4.
餐时血糖调节剂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餐时血糖调节剂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4例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瑞格列奈0.5mg,3次/d,持续12周,根据血糖值调整剂量。观察治疗前后血糖、血脂、HbA1C、胰岛素值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空腹及餐后血糖、HbA1c在治疗后明显下降;用药过程中有3例发生低血糖,其症状轻微,无需特殊处理;空腹血胰岛素水平未见增高。结论:餐时血糖调节剂瑞格列奈具有服用方便、副作用少、耐受性好的优点,能很好地改善整体血糖水平,同时其低血糖和空腹高胰岛素血症发生率极低。  相似文献   
5.
改革教学方法 提高诊断学教学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诊断学作为临床各科的基础学科,是培养医学生临床技能的重要环节。随着诊断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加强临床技能教学,已引起各级领导和相关教师的重视,困扰临床技能教学的难点也相继暴露出来,比较突出的是在体格检查的带教中,学生数量多,合适的病人少,教学需要的实践资源明显不足,无法满足使学生在反复实践、反复训练中切实掌握和熟练应用的教学要求,导致了理论脱离实际的局面;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发展,病人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见习学生又缺乏沟通技巧,造成学生临床技能教学困难,严重影响了诊断学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脑梗死病理生理过程中的炎症反应越来越引起关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作为炎症反应的常用标志物,其含量升高与脑梗死相关[1].笔者对130例在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hs-cRP浓度测定,以探讨hs-CRP浓度对病情判断和估计预后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临床病例疗效的观察。方法将62例脑出血患者进行随机均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mg,静脉滴注,2次/d,共14d。治疗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14天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14d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为(11.0±5.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4±6.8)分(P〈0.05);治疗组的有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87.10%和61.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4.85%和38.71%(P〈0.05)。结论依达拉奉可促进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保护和康复作用。  相似文献   
8.
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床边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wist)在危重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4例具有气管切开适应证的ICU危重病患者随机分成Percutwist组和ST组,每组37例。Percutwist组在床边无内镜引导下行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ST组采用传统的外科经典手术行气管切开术。比较两组手术操作时间、出血量、切口的大小以及相关并发症和安全性等差异。结果Percutwist组操作时间(9.2±1.5)min、术中出血量(2.0±0.5)mL、切口(1.0±0.2)cm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均明显低于ST组。结论Percutwist具有微创、组织损伤小、出血量少、扩张过程中可控性强、操作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只要操作规范,在无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同样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小潮气量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45例重症哮喘患者均行机械通气为主的综合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带机前后的pH值、PaO2、PaO2/FiO2、SpO2及PaCO2的变化。结果:36例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缓解率80.0%。5例死亡,4例自动出院,患者带机后各观察指标均得到明显好转,与脱机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以机械通气为主的综合治疗,是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症脑出血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的策略及疗效。方法:重症脑出血并发ARDS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机械通气。分析治疗前后呼吸指标的变化。结果:机械通气治疗后,与机械通气前比较,呼吸频率(RR)、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pO2)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脑出血并发ARDS患者,给予机械通气治疗后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