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明胶海绵包裹5-Fu后的药代动力学,组织分布,腹腔液药物浓度.方法通过动物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5-Fu缓释微球药物释放速度、腹腔液浓度及组织分布.结果明胶海绵包裹5-Fu,可使5-Fu缓慢释放,腹腔液浓度明显高于组织及血药浓度.结论 5-Fu缓释微球7天后在腹腔仍可保持有效抑癌浓度,其分布以腹腔最多.  相似文献   
2.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由胃内容物异常反流入食管而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临床表现多样复杂,典型症状为食管症状:反酸、反食、烧心、嗳气。还有一类是食管外症状,如哮喘、慢性咳嗽、胸痛等。有部分患者无明显典型的食管症状,直接表现出哮喘、咳嗽,这部分是最容易误诊的人群。我院2010—2012年对收治的15例以哮喘为首要症状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行腹腔镜下Nissen胃底折叠术,术后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胸腔插管引流并向胸腔内滴入四环素(TCN)是治疗复发有症状恶性胸膜渗出的有效方法。TCN滴入后,旋转病人体位,以促进硬化剂与胸膜表面的接触,使TCN 分布到到整个胸膜腔。然而旋转体位,既费时间又给病人带来不适。为了了解TCN 在胸膜腔内的分布,作者研究了旋转体位与胸膜腔内TCN 分布的关系。5例有症状的恶性胸膜渗出病人,当胸水少于150ml 或消失时,以放射标记的TCN 进行胸膜固定闪烁扫描影象检查,未转体位前和转动后30及120分  相似文献   
4.
从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共收治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91例,均行手术治疗,并与60例单纯性阑尾炎患者术进行对比,观察术后切口愈合情况有无差异,总结阑尾炎术后减少切口感染发生率的方式方法.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微波热凝治疗肝癌的疗效及治疗体会.方法局麻或硬膜外麻醉下,在B超引导下穿刺进入肝脏瘤体内,进行热凝.结果38例患者,55个病灶中,54个病灶经热凝治疗完全损毁(其中3个病灶经2次热凝).经CT、MRI随诊6~12个月,瘤体热损毁完全无复发.结论经皮穿刺微波热凝治疗肝脏肿瘤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双氧水加顺铂腹腔灌洗对肿瘤细胞的影响,为临床腹腔灌洗防治胃癌腹腔种植奠定实验基础.方法: 利用胃癌细胞的形态学改变和腹水癌小鼠的平均存活期来观察不同处理因素(双氧水组、DMEM对照组、顺铂组和双氧水加顺铂组)腹腔灌洗对肿瘤细胞的影响.结果: 经双氧水加顺铂组处理的细胞核改变的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双氧水组和顺铂组.双氧水加顺铂腹腔灌洗组的小鼠平均存活期14.1d,明显长于对照组的4.5d、双氧水组的8.4d和顺铂组9.3d.结论: 双氧水加顺铂腹腔灌洗对胃癌细胞具有杀伤作用,能明显延长腹水癌小鼠的平均存活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一次性自动荷包器与端吻合器在直肠前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对42例直肠癌患者行直肠前切除,采用美国外科公司生产的一次性自动荷包器与端吻合器,结果,本组发生吻合口漏2例,发生率4.76%,经保守方法治愈,无一例行结肠造口,结论:只要一次性自动荷包器与端端吻合器使用得当,即使发生漏,由于其漏口较小,通常可不行近端结肠造口。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本院87例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采取回顾性研究,并结合近期文献作了分析。结果:本组87例,其中83例经一期愈合出院,余4例二期愈合出院,没有留下后遗症。结论: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经过适当的处理是可以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应用于全胃切除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38例胃腺癌行全胃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各19例,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血清蛋白水平变化、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经口进食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等指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体质量、血清总蛋白及血清白蛋白均较术前下降;两组患者均为负氮平衡,但两组以上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平均排气时间、平均进食时间以及术后住院天数,肠内营养组均低于肠外营养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全胃切除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相比,可以促进肠道功能早期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安全、简便、经济。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