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3篇
  1983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上消化道是指食道、胃、十二指肠而言。这些部位出血即为上消化道出血。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呕血和黑便。一般黑便见于100%的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但呕血不是上消化道出血病人都能出现的。上消化道出血病人中,只有50%出现呕血。但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病人中,90%以上出现呕血。其呕出的血多为鲜红色,且呕血凶猛,如上消化道出血急、量大、出血部位高(幽门以上部位出血),多出现呕血。出血部位低(幽门以下部位出血),则以黑便为主。如有一次或数次黑便或便潜血阳性,数日内即停止,临床上无其他明显表现者,称为上消化道出血。在并有周围循环改变时,头晕、心悸、多汗、肢冷、尿少、血压下降、脉压减小、脉搏增快而且弱,即并有休克者,则称为上消化道大出血。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心电生理研究的进展和心电图应用的普及,抗心律失常药物有了较快的发展。新药不断出现,旧药有了新的用途。本文对新近国外推荐使用的,符合临床实际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电生理学分类和初步临床应用及其作用根据综合加以介绍。心肌电生理学的一般概念心脏主要由心肌和特殊传导组织构成。心脏组织具有应激性(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等四种重要的生理性能。其中应激性、自律性、传导性以电活动为基础,故总称为心肌的电生理特性。  相似文献   
3.
<正> 近年来随着心电生理研究的进展和心电图应用的普及,抗心律失常药物有了较快的发展。新药不断出现,旧药有了新的用途。本文对新近国外推荐使用的,符合临床实际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电生理学分类和初步临床应用及其作用根据综合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4.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下称毒痢),是细菌性痢疾中的一种预后非常严重的病型,好发于2—7岁小儿,8岁以上小儿较少发生,成人发病多属体弱、营养欠佳或合饼有其他慢性病的人。它以高度毒血症、循环衰竭和中毒性脑炎为主要临床表现,而腹痛、浓血便、里急后重等细菌性痢疾的一般症状,可能并不突出,如抢救不及时,往往造成严重后果。 (一)诊断毒痢起病很急,症状严重,且变化迅速,当腹痛、腹泻、脓血便尚未出现时,病人体温在24~48小时内便可高达39—40℃甚至40℃以上,并反复发生抽痉、烦躁不安或神志昏迷。大便开始便秘,以后失禁;也可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