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头痛、恶心、呕吐、脑膜刺激征等症候群,诊断不难.但是老年人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往往不具备上述典型的症候群,且存在多种基础疾病,早期常不易诊断.据资料统计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率(21.23%~39.5%)比成人发病率(10.5%~20%)高,故临床医师应重视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现将2001-2005年我科收治的18例高龄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干预青年脑梗死患者不良生活方式后的效果。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6月我科住院的中青年脑梗死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进行干预随访,2年后抽取其中的178例患者,根据其生活方式改善与否进行分组研究,90例改善者设为干预组,88例未改善者设为对照组,对比他们的生活方式(饮食结构、吸烟、饮酒、运动时间等),观察两组血压、血脂、血糖水平的差异,观察两组脑梗死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生活方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压、血脂、血糖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脑梗死复发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预不良生活方式可降低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对预防脑梗死的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紧张性头痛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方法采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为调查工具,对80例紧张性头痛患者进行评定,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焦虑阳性率病例组为83.75%,对照组为17.50N,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70.24,P〈0.01);抑郁阳性率病例组为73.75%,对照组为13.7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58.51,P〈0.01)。结论紧张性头痛患者,多伴有焦虑抑郁障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2年12月山西省长治市人民医院的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疾病类型分为观察组100例(进展性脑梗死)和对照组100例(完全性脑梗死)。观察2组患者的年龄、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冠心病史、吸烟史、饮酒史、平均动脉压、血糖、白细胞计数、颈动脉狭窄、颅内动脉狭窄等因素以及影像学特征。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糖尿病史、平均动脉压、白细胞计数、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颈动脉狭窄、颅内动脉狭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8例(58.0%)比43例(43.0%),(115±13)mmHg(1 mmHg=0.133 kPa)比(130±15)mmHg,(8.1±0.8)×109/L比(6.6±0.4)×109/L,(7.5±0.5)mmol/L比(5.6±0.4)mmol/L,(2.2±0.2)mmol/L比(1.5±0.2)mmol/L,48例(48.0%)比34例(34.0%),39例(39.0%)比25例(25.0%)](均P<0.05)。观察组头颅CT早期低密度改变、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完全性前循环梗死、分水岭梗死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3.0%(33例)比20.0%(20例),13.0%(13例)比6.0%(6例),39.0%(39例)比26.0%(26例),53.0%(53例)比39.0%(39例)](均P<0.05)。结论平均动脉压、血糖、血脂、颅内外动脉狭窄、发热为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头颅CT早期低密度影、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完全性前循环梗死、分水岭梗死对进展性脑梗死发生有早期预警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总结既往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脑血管造影(DSA)诊断及介入治疗情况,对今后脑血管病介入诊治的开展提出建议。方法结合文献综述,对本院神经内科介入治疗的启动与发展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既往脑血管疾病患者的DSA诊断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2007年11月~2010年10月共纳入符合条件的脑血管疾病患者60例,其中男性33例,女性27例,平均年龄46±11岁。其中出血性及出血前脑血管疾病29例(48.3%),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22例(36.7%),其他脑血管疾病9例(15.0%)。实施动脉瘤介入栓堵治疗11例;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2例;锁骨下动脉支架置入术1例;锥动脉开口部支架置入术1例;颅内静脉窦血栓碎栓及球囊扩张术2例;海绵窦动静脉瘘介入栓堵术2例。介入治疗成功率100%,发生轻度并发症2例(2.9%),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只要严格掌握适应证,选择合适的病例、材料和方法,并进行充分的术前血流动力学评价,结合谨慎而熟练的操作,配合妥善术后观察和处理,登记和随访研究等措施的实施,神经介入必将会作为安全有效的脑血管病诊治手段为脑血管病的诊治带来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后抑郁(PSD)是脑卒中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其发生率为30%~50%,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我们对2008年9月至12月在我科住院的脑血管病患者进行了焦虑、抑郁状况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研究乳腺癌患者血、癌组织、淋巴结中CD44V6的表达及化疗对CD44V6表达的影响和意义.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癌组织CD44V6的表达,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和淋巴结中CD44V6的表达.乳腺癌组织中的淋巴细胞(t=4.71,P<0.05)和阳性淋巴结(t=5.11,P<0.05)的CD44V6的表达与对照相比显著增高,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44V6的表达也有所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t=0.98,P>0.05).乳腺癌细胞的CD44V6的表达强阳性,且阳性率100%,而良性乳腺组织呈阴性表达.化疗后癌细胞的CD44V6的表达仍是100%,血和淋巴结中淋巴细胞的CD44V6的表达有所下降,但无意义.乳腺癌具有淋巴转移的巨大潜能,CD44V6的表达与预后密切相关,而且与淋巴转移的关系更为密切.化疗通过对肿瘤的杀伤可抑制CD44V6表达的增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转移.提示CD44V6可作为监测乳腺癌患者淋巴转移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青中年卒中后癫痫发作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80例首次发病的青中年脑卒中患者,根据是否发作癫痫分为癫痫发作组和无癫痫发作组,对2组一般情况及发病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卒中后癫痫发作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480例患者中出现癫痫发作患者42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体重指数、同型半胱氨酸、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饮酒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出血性卒中、病灶累及皮层、多脑叶病变、高NIHSS评分、心源性卒中患者癫痫发病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mRS评分、是否有意识障碍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血性卒中、皮层病变、多脑叶病灶、高NIHSS评分是脑卒中后癫痫的危险因素.结论:出血性卒中、皮层病变、病变范围累及多脑叶、高NIHSS评分的卒中患者更易发生癫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紧张性头痛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方法采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为调查工具,对80例紧张性头痛患者进行评定,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焦虑阳性率病例组为83.75%,对照组为17.50N,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70.24,P〈0.01);抑郁阳性率病例组为73.75%,对照组为13.7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58.51,P〈0.01)。结论紧张性头痛患者,多伴有焦虑抑郁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