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采用被服消毒除臭机对医院被服进行消毒处理,观察消毒除臭机的消毒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接收患者使用过的被服进行统计,选择400床住院被褥作为本次试验样本,所有均经被服消毒除臭机处理后,观察其消毒效果.结果 本次对比两组被服样本经消毒除臭机消毒后的情况,其中观察组平均杀灭率为98.65%,对照组平均杀灭率为79.23%,两组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上,采用无创通气联合药物治疗的方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情况,减轻患者痛苦,保证机体各项生命体征均处于正常水平,能够最大限度挽救患者的生命,具有广泛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崇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ICU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方法选择135例ICU脑出血患者,统计年龄、既往吸烟史、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以及开放气道方法与肺部感染的关系。结果年龄≥60岁、既往吸烟史、住院时间≥14d、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及昏迷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比率显著升高(P〈0.05)。呼吸机使用时间≥3d以及通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方式开放气道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比率显著升高(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60岁、有吸烟史、住院时间≥14d、合并COPD、昏迷、使用呼吸机时间≥3d及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均与肺部感染有关。结论患者年龄超过60岁,既往有吸烟史以及住院时间超过14d,住院期间通过有创方式开放气道并使用呼吸机超过3d是发生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本院医务人员至今洗手情况,针对洗手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对策,检验管理对策对于洗手情况的有效性.方法:调查抽取本院部分科室医务人员共100名作为对照组,对以上人员的手细菌携带情况进行细致统计,并于同期抽取100名医务人员作为观察组,按照临床六步洗手法每日进行洗手,对比两组医务人员的手细菌携带情况.结果:两组医务人员手部的细菌携带情况有较为显著的差异,具体观察组100名医护人员中,洗手后细菌携带率为32.5%,洗手后细菌携带合格率高达64.5%;相比较对照组100名医护人员中,洗手后细菌携带率为42.2%,洗手后细菌携带合格率为54.8%,经统计学软件对以上两组医务人员的手部细菌携带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组间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医务人员的手细菌携带菌属经统计得出,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共221株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有61株,其次为大肠埃希菌,有52株;对照组共243株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有68株,其次为大肠埃希菌,有58株.即观察组医务人员的手细菌携带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医务人员的手细菌携带率.结论:观察组医务人员均按"医院消毒技术规范"中的洗手方法严格洗手,相比较对照组医务人员未按照《医院消毒技术规范》中的洗手方法严格洗手,手细菌携带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有效的洗手管理对策对降低临床医务人员的手细菌携带率有较为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某院神经外科一起疑似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进行调查,查找感染源及传播途径,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2018年6月12日—7月2日该院神经外科11例CRKP感染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取综合性控制措施控制CRKP感染。结果 11例CRKP感染患者中7例诊断为医院感染。对其中6株CRKP采用肠杆菌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聚合酶链反应技术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检出A、B两种基因型,2例患者感染的CRKP菌株为A型基因,4例患者(包括3例医院感染患者)感染的CRKP菌株为B型基因。患者环境物体表面,以及部分医务人员手、咽拭子检出CRKP。结论该院存在医院感染暴发,可能是CRKP感染患者的病原体污染环境和医务人员的手导致感染的传播。早期识别感染暴发,并采取手卫生、环境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以及隔离等措施是控制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暴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