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牙隐裂的治疗及疗效。方法对150例共152颗隐裂牙,所有病例均进行综合治疗,并分期复查,最长观察2年。结果 152颗隐裂牙的治愈率占79.61%(121),改善占11.18%(17),在失败的病例中牙折裂3颗(1.97%),牙槽脓肿2颗(1.31%),急性牙髓炎7颗(4.61%),慢性根尖周炎2颗(1.31%)。结论牙隐裂因多种因素所致,因此应做好早发现早治疗定期复查。  相似文献   
2.
合板颌间固定治疗上下颌骨多发性粉碎性骨折一例杨建军,李瑛,查永平,王磊,沈书府颌骨骨折的治疗原则是复位固定,恢复面容及口腔功能。通常对简单的颌骨骨折复位固定较易,而对复杂的上下颌骨多发性、粉碎性联合骨折伴牙缺失、骨折段移位,复位固定较困难。作者对1例...  相似文献   
3.
锚式桩核修复治疗外伤性上前牙根纵斜裂宋文竹1查永平2杨建军1牙根纵裂是指未经牙髓治疗的牙齿根部硬组织在某些因素作用下发生与牙长轴方向一致的、沟通牙髓腔和牙周膜间隙的纵向裂缝〔1〕,迄今为止,有关前牙根纵裂保存患牙的临床治疗国内外未见文献报道。1996...  相似文献   
4.
5.
作者对1例错(牙合)畸形伴TMJDS患者采用牙槽外科联合口腔正畸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26岁。因颞下颌关节(TMJ)开闭口杂音,反复疼痛3~4年就诊。检查:面部左右对称,开口度36mm,开口型“↙”,开闭口中期双TMJ往返弹响,右髁后区触痛,左TMJ及诸咀嚼肌无触压痛。咬合检查:  相似文献   
6.
急性髁后区损伤的病因及临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提高急性髁后区损伤的临床治愈率 ,对急性髁后区损伤的病因机理及临床治疗进行了研究。方法 :对197例患者(256侧)髁后区损伤的病因进行了综合分析。选用牙合调改加功能锻炼治疗。结果 :197例患者 (256侧)髁后区损伤均在 3~ 14天治愈。结论 :髁后区损伤的主要病因是由于咬合干扰 ,肌位与牙位不调 ,颌位异常。通过牙合调改去除咬合干扰 ,使肌位与牙位协调 ,恢复正常颌位关系 ,终止创伤是治愈本病的关键 ,功能锻炼是促进损伤组织恢复的积极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保证科技期刊的发稿质量,在编辑过程中责任编辑审稿和专家审稿必须密切配合。对责任编辑与审稿专家在哪几方面配合、如何配合进行了论述。在责任编辑如何选择审稿专家、责任编辑审稿与专家审稿如何达成必要的一定同一性及两者如何形成互补关系、责任编辑如何承担配合过程中的协调任务等方面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8.
9.
近年来,旅客在旅途中突发精神错乱的情况激增,这一现象引起各有关方面的极大关注。这种精神病态.有学者称之谓“旅行性精神病”(Travel psychosis)。此病的增多,产生了极其有害的社会后果。本文试图从社会、心理的角度分析其成因,期望引起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足够注意,并为针对这一现象开展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治疗的8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按照治疗时间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牙周基础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正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试验组采用牙周基础治疗+正畸治疗效果较好,总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的90%(P0.05);试验组出血指数为(25.4±4.36)、牙周袋深度为(3.04±0.54)、牙槽骨高度为(5.34±0.46)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前牙移位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牙科疾病,在牙周基础治疗基础上联合正畸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