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0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8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制谜话植树     
一个周末的晚上,某市“悦来茶馆”来了五位茶客。他们虽然不在同一个单位,但都是灯谜界的知音,而且很巧,年龄都只差一岁,平时彼此都以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老五相称。[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第53回有这样一段描绘:"贾母从除夕忙到元宵晚上,翔实疲劳了。她歪倒在榻上,一边和家人说笑,一边戴眼镜看戏,又让琥珀坐在榻上,拿着美人拳为她捶腿。"在"晴雯补裘"一节中,晴雯将雀裘补好,觉得周身疲乏,贾宝玉"忙命人替她捶腿"。这两处都提到了我国古老的捶打疗法。  相似文献   
3.
药蔬芦笋     
近些年来,人们开始推崇一种食疗兼优、人食人爱的药蔬——芦笋。芦笋的祖居在东地中海沿岸及亚细亚地区,别名为石刁柏、松叶土当归等,乃百合科天门冬属。它外观颇似文竹,高可达1.5米左右,是雌雄异株宿根性多年生草本植物。定植后从翌年起可连续采收一二十年。芦笋分白、绿两种,未露地面的嫩茎谓之白笋,而冒经日照变绿的嫩茎谓之绿  相似文献   
4.
妙饮午时茶     
英国有出名的下午茶,广州更有驰名的饮早茶之风,其实在粤、闽、台民间还有独特的“午时茶”。这些地区每逢入夏季节就流行起饮午时茶的保健风俗。午时茶是一种保健药茶,占代至今因习惯在端午节之日午时开始泡饮,故名。人们崇信这一时辰喝午时茶,防疫保健疗效最佳。 海峡两岸的午时茶皈依祖国医学。我国最早记载茶疗的书籍《神农本草》中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从神农发现茶开始,茶的保健治病功效不断为世人认识,到现在已知茶叶有多种化学成分,并对不少疾病能起防治作用。旧时医学配制的午时  相似文献   
5.
玻璃对     
漫步文化市场,如果您留心细看,便可见林林总总的镜艺商店中,有一种“玻璃对”很奇特,独树一帜。其艺术性强,趣味性浓,科学性高,吸引力大,格外引入注目。  相似文献   
6.
沐浴着初冬凉爽醒神的海风,我来到与台湾隔海相望、风光旖旎的福建东山岛旅游。东山岛(古称铜山)是著名的“闽台古陆桥”起点,距今数百万年前,台湾海峡岩浆活动非常剧烈,地质变迁比较频繁,“闽台古陆桥”历经沧海桑田,升降浮沉。  相似文献   
7.
旅游贵在拾趣,不知您有没有感觉到,回声是自然界一种奇趣的“景观”。回声是声音的反射,它是声音在传播中“碰壁”后反射回来形成的。您如果对着山崖、墙壁呐喊,只要在11.5米以上的距离,便可清晰地分辨出原声和回声。每当暴风雨来临,闪电只不过短瞬一闪,而轰隆隆的雷声,却要经历许久才消失,这是因为雷声要经过山丘、云层和地面的多次反射,这许多的回声连在—起,雷声自然隆隆地不绝于耳。大自然的回声您不会感到陌生,但对于人造的回声,您兴许会倍感新奇吧。  相似文献   
8.
“狗肉不上席面”、“挂羊头卖狗肉”,这些俗语都有意无意贬低狗肉。殊不知狗肉却拥有广泛的食客,在烹饪界更是越来越受青睐的“肉材”,《水浒传》中的鲁智深,《少林寺》中的僧人曾为狗肉而馋涎欲滴,不吃不罢休。提起食狗肉的历史可谓久矣。《祀记·月令》中说:“天子食麻与犬”,可见狗肉登上大雅之席起码有2500多年历史。秦汉人常吃狗肉,以其制作的狗  相似文献   
9.
亥年话猪蹄     
我从小就嗜吃猪蹄,所以我常为老猪的四蹄唱赞歌。它味美可口,既是餐桌上的佳肴,又是滋补之物和健身美容佳品。记得70年代初,我随渔业电台转场到舟山群岛。数月间,我隔三差五都要买猪蹄炖煮下饭。不少浙籍友人见我常食不厌,觉得好笑。一问,方知他们对猪蹄几乎无人问津。但我知道我们闽南及对岸的台湾,猪蹄是被食  相似文献   
10.
方言相同,风俗相似的台湾、闽南食文化源远流长,两地民间都很重视食补。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平民百姓,对吃补品都甚为讲究。每年都要创行“半年补”、“九月重旭补”,特别是季令交替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更是看重进补。其大众化、广泛性蔚为壮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