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1980年至1990年以清肺、理气、活血、利水法治疗肺心病67例,在临床上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 67例均系住院患者,心功能全部失代偿,其中男56例,女11例,年龄40岁以下1人,40~49岁14人,50~59岁30人,60~69岁11人,70岁以上6人;病程10年以上20人,15年以上15人,20年以上27人,25年以上5人;合并支气管扩张6例,结核5例,轻度肺脑8例,冠心病4例,主要表现:咳嗽、胸闷、咳痰、气短、喘息胸痛、心悸、呼吸困难、紫绀、浮肿等。诊断与治疗标准:本组67例肺心病,病  相似文献   
2.
<正> 肺心病因乏氧,心肌损害,电解质紊乱等因素,对洋地黄药物耐受性降低,易发生中毒反应是众所周知,但迄今临床尚难以避免。近年我们对19例水气凌心型肺心病心衰采用温阳利水佐以清上及活血化淤用真武汤加味治疗,在临床上收到满意的效果,现对机理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 温阳蠲饮法是指素有内饮又兼外感伤寒者,以化饮解表小青龙汤主之;脾不制水而上逆者,以苓桂术甘汤温脾化饮;肾阳虚而水泛者,温肾化饮以真武汤主之。合称温阳蠲饮法。因水饮停积与肺脾肾有关,又水饮  相似文献   
4.
腔隙性脑梗塞,其病理基础是小血管病变,与高血压有密切关系。主要发生在内囊、基底节、桥脑基底部。其临床表现繁杂,很难与脑血栓形成和TIA等区别。我们测定了10例经CT诊断腔隙性脑梗塞病人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并与正常人和脑血栓形成病人做了比较,认为腔隙性脑梗塞病人的血  相似文献   
5.
肺心病因乏氧,心肌损害,电解质紊乱等因素,对洋地黄药物耐受性降低,易发生中毒反应是众所周知,但迄今临床尚难以避免。近年我们对19例水气凌心型肺心病心衰采用温阳利水佐以清上及活血化淤用真武汤加味治疗,在临床上收到满意的效果,现对机理探讨如下。一、一般资料19例中,男15例,女4例。年龄最低为29岁,最高为69岁;原发病为慢性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病史10年以上5例,15年以上6例,20年以上8例。  相似文献   
6.
肺心病急性发作治验五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治疗,多年来,笔者经临床反复实践、归纳为五法,分别采用宣泻散寒、蠲饮平喘;清热化痰,理气降火;健脾燥湿,化浊祛痰诸法。兹分述如下,附治验五则。一宣泻散寒、蠲饮平喘例一:张××,男,66岁,1979年12月3日初诊,咳嗽十余年,每逢冬季加重,近1周未因感冒而咳嗽加重、咯白泡沫痰,喘息气急,喉中痰鸣,甚不能平卧,伴心悸、少尿、双下肢轻度浮肿。检查:舌质淡红、体稍胖、苔薄白而滑,脉弦紧滑,口唇末梢发  相似文献   
7.
8.
一、一般资料 70例肺心病均系住院患者,其中心功代偿27例,失代偿43例;合并支气管扩张5例,结核7例,肺性脑病6例,冠心病3例;男53例,女17例;年龄40岁以下2人,40~49岁15人,50~59岁35人,60~69岁9  相似文献   
9.
自1968年开始,我科系统观察了近300余例慢阻肺病人,在临床观察中看出,病人虽以呼吸系统病状咳、喘、炎为主,但在部分病人中却存在着腹胀、腹痛、食欲不振、便秘或溏泄等消化系统症状。二系统症状的发生显然是“肺与大肠相表里”学说的体现,即肺失清肃则大肠传导失常,此说前贤早予定论。我们就肺与大肠表里关联的症状特点,归纳为如下证型,并加以讨论,当否,请同道匡正。一、实证(一)肺热便秘型主证:咳嗽、咯黄痰或黄痰成块,痰量不多且难咯出,面红烦躁,胸中憋闷,呼吸  相似文献   
10.
温阳蠲饮法是指素有内饮又兼外感伤寒者,以化饮解表小青龙汤主之;脾不制水而上逆者,以苓桂术甘汤温脾化饮;肾阳虚而水泛者,温肾化饮以真武汤主之。合称温阳蠲饮法。因水饮停积与肺脾肾有关,又水饮为阴邪,从阳则化,从阴则聚故当以温药和之。其立法依据是①根据寒邪的性质与主病:寒为阴邪,最易伤人阳气;又主凝滞,主痛主收引。寒着肌表,卫阳郁闭而恶寒故用辛温散寒法。②根据阳气的功用:《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折寿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