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药学   1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是全球主要的流行病种之一。利福平是当前最主要的一线抗结核药物,因其长期应用和不规范治疗,利福平耐药逐渐增加,利福喷丁、利福布汀等利福霉素类衍生物在抗结核治疗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基于利福霉素类药物的药理及药动学特性,对该类药物在结核病治疗中进行最优用药选择分析,并对该类药物与其他抗结核药物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利福霉素类抗结核药物的临床用药提供文献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院2008-2010年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使用情况,分析用药趋势.方法:对我院2008-2010年乙肝抗病毒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核苷类似物的销售金额逐年增加,干扰素类逐年减少;三年间阿德福韦酯的销售金额、DDDs排名第一或第二位,且日用药金额(DDC)最低;恩替卡韦仅次于阿德福韦酯,DDC值是核苷类似物中最高;拉米夫定的销售金额、DDDs在三年间没有明显变化;替比夫定占抗乙肝病毒药物年销售金额构成比均低于14.3%,DDDs为4种核苷类似物中最低.结论:核苷类似物在乙肝抗病毒药物临床使用中占绝对优势;临床医师更倾向于选择阿德福韦酯用于抗乙肝病毒的治疗;对于长疗程的核苷类似物,除了要关注药物的疗效、监测乙肝病毒耐药性,还要长期随访病人、监测线粒体毒性相关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正> 药物在肝脏中的代谢受药代动力学、遗传因素、肝细胞酶等各方面的因素影响,一些药物因肝功能减退、肝药酶活性较低,在肝内氧化、还原、水解结合缓慢。半衰期明显延长,引起肝毒性作用。由于药物损伤肝细胞或增加肝脏负担而出现的主要症状有:药物性肝炎,黄疸,肝功能异常,肝脂肪变性甚至肝硬变,肝萎缩。可导致肝功能  相似文献   
4.
5.
通过CNKI、PUBMED等文献库查阅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介绍利奈唑胺在不同疾病中PK/PD特点,从而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以PK/PD参数为依据,对给药方案进行优化,可以更好地发挥抗菌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和耐药性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利奈唑胺具有强大的抗革兰阳性菌活性,由于不同病理生理因素与其PK/PD特点,研究优化给药方案、促进合理用药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我院2008-2010年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使用情况,分析用药趋势。方法:对我院2008-2010年乙肝抗病毒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核苷类似物的销售金额逐年增加,干扰素类逐年减少;三年间阿德福韦酯的销售金额、DDDs排名第一或第二位,且日用药金额(DDC)最低;恩替卡韦仅次于阿德福韦酯,DDC值是核苷类似物中最高;拉米夫定的销售金额、DDDs在三年间没有明显变化;替比夫定占抗乙肝病毒药物年销售金额构成比均低于14.3%,DDDs为4种核苷类似物中最低。结论:核苷类似物在乙肝抗病毒药物临床使用中占绝对优势;临床医师更倾向于选择阿德福韦酯用于抗乙肝病毒的治疗;对于长疗程的核苷类似物,除了要关注药物的疗效、监测乙肝病毒耐药性,还要长期随访病人、监测线粒体毒性相关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基因多态性与麦考酚酸(MPA)及其代谢产物药动学关系的研究,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的文献整理和综合分析。结果:各研究间由于研究对象的病理生理差异、种族差异、突变频率不同、合并用药的影响等,研究结果存在差异。其中,可能与MPA及其代谢产物药动学有关的位点有:UGT2B7 C802T、SLCO1B3 T334G、UGT1A9 T-275A/或C-2152T;存在争议的位点有:UGT1A8*2、UGT1A9 I399C/T、UGT1A9 C-440T、ABCC2 C-24T、ABCG2 C421A;可能无关的位点有:CES2、SLCO1B1、SLCO2B1、ABCB1 C3435T。结论:基因多态性可以影响MPA及其代谢产物的药动学,要进一步阐明基因多态性与MPA及其代谢产物药动学的关系,尚需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体内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系统评价霉酚酸酯(MMF)在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VIP以及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3年11月,纳入肝移植术后使用MMF进行免疫抑制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在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和提取有效数据后,采用RevMan 5.0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RCT,包括1 28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疗效指标方面,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患者生存率、移植物存活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肾功能指标(血清肌酐、肾小球滤过率)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安全性指标方面,试验组胃肠道不适发生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血压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在导致感染、高血糖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当前临床证据,MMF在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治疗中的远期结果有待进一步研究。安全性方面,临床医生可根据具体情况,如患者是否有胃肠道疾病、高血压、高血糖等,选用相应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系统评价吗替麦考酚酯(MMF)对比环磷酰胺(CYC)治疗狼疮性肾炎(L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为临床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Cochrane图书馆、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有关MMF治疗LN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Rev Man 5.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RCT,合计846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MMF组患者的缓解率[OR=1.72,95%CI(1.12,2.62),P=0.01]和完全缓解率[OR=1.66,95%CI(1.12,2.46),P=0.01]显著高于CYC组;两组患者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72,95%CI(0.38,1.35),P=0.30];MMF组月经不调发生率显著低于CYC组[OR=0.36,95%CI(0.17,0.74),P=0.005]。结论:MMF治疗LN的疗效优于CYC,安全性与CYC相当。由于纳入研究质量不高、样本量较小,该结论尚需高质量、大样本且长时间随访的RCT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0.
氟喹诺酮类是在喹诺酮结构的基础上,6位引入氟原子、7位引入哌嗪环或其他衍生物后形成的新一代喹诺酮类药。该类药自出现以来,发展非常迅速,目前已发展到第四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通过与细菌DNA促旋酶、拓扑酶发生交互作用,影响DNA的合成而起到杀菌作用,对多种病原微生物和耐药菌株均具有良好的杀灭效果,在临床方面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