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药学   9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1.
目的 观察氟比洛芬PH防治丙泊酚注射痛的疗效,并和芬太尼进行比较.方法 将90例ASA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30例.患者于注射丙泊酚前缓慢注射芬太尼50 μg(A组)、氟比洛芬酯50 mg(B组)、生理盐水5 mL(C组),注射完毕60 s后推丙泊酚注射液行麻醉诱导,观察每组疼痛发生情况,并根据Ambe...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氟比洛酚酯在颅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颅脑手术患者48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例。观察组在手术结束前30min静注氟比洛酚酯100mg;对照组静注20%脂肪乳10ml。观察各组患者在复苏期间躁动的发生率及躁动程度;拔管时间,苏醒时间,诱导前、拔管时、苏醒时患者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值;拔管时呛咳发生率;手术部位疼痛程度。结果术后躁动发生率、躁动发生程度、术后呛咳以及术后疼痛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拔管时间、苏醒时间,以及诱导前、拔管时、苏醒时患者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值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结束前30min静注氟比洛酚酯100mg,可预防及减少颅脑手术患者术后的呛咳、躁动和疼痛,而不影响患者意识恢复。  相似文献   
3.
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下称慢阻肺)患者在手术、麻醉后经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肺部感染及其严重的呼吸功能障碍。笔者在慢阻肺病人手术麻醉过程中使用参麦注射液(南方制药厂、雅安三九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50ml/瓶) 42例,并与30例作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两组 72例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病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参麦组和对照组。参麦组42例,男35例,女7例;年龄36~75岁;病程1~10年。对照组30例,男27例,女3例;年龄38~73岁;病程1~8年。两组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择期晚期食管癌手术患者60例,男性30例,女性30例;ASAⅡ~Ⅲ级,年龄50~80岁,60岁以上40例。静吸复合麻醉下经胸、腹、颈(三切口)行食管癌根治术。术前伴有低蛋白54例,贫血52例,肝功能减退26例,小气道呼吸功能障碍15例,电解质紊乱低血钾6例,部分患者同时伴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症状。麻醉诱导:东莨菪碱0.3mg、芬太尼0.2mg、异丙酚80mg、维库溴铵6mg,  相似文献   
5.
胃镜检查是诊断食管、胃、十二指肠疾病最可靠的方法,但是胃镜检查有一定的痛苦,不少患者望而生畏,使很多疾病得不到及时正确的诊断,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因此对我院部分胃镜检查患者采用静脉复合麻醉,现将观察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全麻术毕于拔除气管内导管期间,病人常出现血压升高和心率加快等心血管副反应,存在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潜在危险。本文在拔管前应用压宁定,以观察其预防拔管期心血管副反应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双腔支气管导管(DLT)插管在胸腔镜手术(VATS)中的应用及麻醉处理要点.方法 对350例胸腔镜手术病人均采用快速诱导双腔支气管插管,纤维支气管镜(FOB)定位,静脉靶控维持,连续监测MV、TV、RR、Paw、SpO2、PETCO2、FiO2、HR、ECG,并用无创间断监测BP.结果 2例改单腔插管,5例SpO2下降至87%~92%,无手术及围麻醉期死亡病例.结论 纤支镜引导下双腔管准确定位是胸腔镜手术麻醉的关键,术中还应加强呼吸管理,避免低氧血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多巴胺联合肾上腺素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麻醉期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 43例感染性休克患者行全身麻醉、补液扩容,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单独使用多巴胺,B组联合使用多巴胺和肾上腺素.监测术前和术后的MAP、HR、SpO2.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的循环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循环功能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术前与术后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多巴胺联合肾上腺素可有效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麻醉期的循环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半量芬太尼复合高乌甲素用于术后镇痛(PCA)与全量芬太尼用于PCA获得的镇痛效果及产生并发症的比较。方法手术患者100例,ASAⅠ~Ⅱ级,使用100m1非白控一次性镇痛泵,2ml/h持续输注48h。随机将半量芬太尼复合高乌甲素分为Ⅰ组(n=50),全量芬太尼为Ⅱ组(n=50),观察镇痛效果及并发症。结果Ⅰ组与Ⅱ镇痛效果相当,但Ⅰ组的并发症小于Ⅱ组。结论半量芬太尼复合高乌甲素可代替全量芬太尼用于PCA,且减少了单独使用芬太尼所引起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