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8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9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1.
目的:了解药物性肝损伤在自发报告中分布情况及相关药品,为临床提供风险点参考。方法:基于2016-2018年解放军ADR数据库中70 709例自发报告数据,回顾性分析目标患者的性别、年龄、致病药物及预后情况。结果:2838例肝胆损害报告中,筛选出RUCAM量表≥6分的药物性肝损伤279例(9.83%),男172例(61.65%),女107例(38.35%)。排名前5位的药物类别是抗感染药物(39.78%)、心血管系统用药(16.85%)、抗肿瘤药物(15.05%)、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用药(5.73%)、中药(5.73%);排名前5的品种是阿托伐他汀、莫西沙星、利福平、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平均潜伏期27.52 d,以40~59岁患者的平均潜伏期最长(51.10 d)。结论:严重的药物性肝损伤占比相对低,呈潜伏期长、男性多于女性、涉及药物分布广等特点;提示长期使用具潜在肝毒性药物时应监测肝功能;信息详实的ADR报告数据可以满足RUCAM量表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药物分析实验课程中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动态结合的初步设计和实践。研究者采用“低-高-低”型教学结构序列,学生课前利用校内网络教学平台资源、公共在线资源和传统教学资源自主进行低结构化认知和探索,课中以“讲解-讨论-实验操作-再讨论”模块进行高结构化的教师协助学习,课后学生利用各种资源自主进行低结构化总结和拓展。之后,教师综合评价学生成绩并设计后续课程的教学方案。结果表明,与传统课堂相比,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动态结合,对学生认知、探索、实践、创新等方面能力提高更明显,也让教师加速转变为课程教学的主动研究者和创新者。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对奥美拉唑和兰索拉唑的安全性进行自动监测研究,了解真实世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借助"医疗机构ADE主动监测与智能评估警示系统"调取解放军总医院2016~2017年所有使用注射用奥美拉唑(规格:40 mg)及注射用兰索拉唑(规格:30 mg)人群,进行相关不良反应的回顾性研究。结果:奥美拉唑致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肝损害、急性肾损伤、皮肤损害发生率分别为0.14%,0.14%,0.12%,0.16%,1.27%,0.08%,0.12%;兰索拉唑则分别为0.10%,0.14%,0.11%,0.11%,1.00%,0.02%,0.07%。倾向评分匹配后,两者肝毒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用药时长超过5 d为质子泵抑制药相关肝损害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奥美拉唑及兰索拉唑安全性均较高,但用药疗程超过5d应警惕相关肝损害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了解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在特殊人群使用中发生皮肤损害、过敏样反应、过敏性休克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借助"医疗机构ADE主动监测与智能评估警示系统"(ADE-ASAS),对我院2016年7月1日~2018年7月31日使用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的住院患者的电子病历进行监测,对系统筛选的阳性病例进行人工评价,计算不同年龄组患者用药后皮肤损害、过敏样反应、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率,并对各组用药患者的用药天数、用药剂量、给药方式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儿童组、青壮年组、老年组用药患者总ADR发生率分别为0.186 5%,0.107 8%,0.090 4%,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性别比例、单次给药剂量、医嘱用药时间、给药方式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儿童组患者皮肤损害发生率属偶见范围,老年组患者皮肤损害、过敏样反应发生率属罕见范围,特殊人群用药应予以关注。必要时应开展新药上市后大样本人群相关安全性研究,而ADE-ASAS在该方向研究中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了解头孢菌素类药物相关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调取解放军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据库中头孢菌素类药物ADR自发报告,对患者的年龄、性别、怀疑药品、累及系统/器官损害、临床表现、关联性评价及转归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2009~2018年头孢菌类的ADR报告13 458例,其中严重ADR 842例,新的严重的ADR 43例。男女比例为1.23∶1。一般ADR和严重ADR患者平均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人群(≥65岁)严重ADR的占比高于其他年龄段(P<0.001)。涉及药物品种排序前3位依次为头孢哌酮(16.27%)、头孢曲松(12.94%)、头孢呋辛(10.44%)。其中头孢哌酮主要是含酶抑制药复合制剂。累及系统/器官最多见的分别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52.11%)、全身性损害(11.67%)、胃肠系统损害(11.11%)。严重报告842例则以过敏反应(13.52%)、肝功能异常(10.41%)、血小板减少(6.94%)最为多见。9.92%用药前皮试阴性。结论:头孢菌素类药物相关ADR可累及多个系统/器官,严重时危及生命,用药前详询患者过敏史,即使行皮试阴性用药后仍应关注患者反应,出现ADR后及时识别并予以处理。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了解药源性过敏反应的发生特点,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调取解放军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据库中2016~2018年所有过敏反应的自发报告,剔除无效报告后对报告一般情况、患者年龄、性别、致敏药物分类、给药途径、ADR发生时间和转归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其中一般的ADR与严重的ADR的差异。结果:发生一般ADR人群年龄为(47.42±22.33)岁,严重ADR患者年龄为(52.57±18.98)岁,两者差异明显(P<0.001)。一般ADR中出现频次最高的药物依次为抗菌药物(37.65%)、中成药(13.25%)、神经系统用药(7.65%)、抗肿瘤药(5.56%);严重ADR大致相同,为抗菌药物(24.33%)、抗肿瘤药(11.16%)、神经系统用药(9.48%)、中成药(7.72%)。一般ADR中91.93%累及皮肤黏膜系统,主要表现为皮疹(51.05%),而严重ADR累及皮肤黏膜系统仅为40.51%,其次为全身症状18.13%、心血管系统17.97%,主要表现为过敏性休克16.63%。一般ADR中38.85%发生在用药30 min内,低于严重ADR的58.22%。结论:过敏反应的致敏药物种类多,累及多个系统,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有必要对重点品种开展主动监测,提供临床用药参考。  相似文献   
7.
妊娠妇女合理用药是医生和药师必须认真对待的临床问题。妊娠期间体内大多数组织器官都会发生解剖和生理学的改变,从而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体内过程,最终导致生物利用度的变化。因此为达到有效治疗浓度,孕期可能需要剂量调整。过去的十几年中建模与仿真技术在新药研发和临床治疗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展,例如用群体药动学(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 PPK)和生理药动学(physiologically based pharmacokinetics,PBPK)建模方法来设计特殊人群的给药方案。严谨设计和验证的模型能有效弥补临床试验的不足,为临床研究方案设计提供极有价值的参考,甚至替代部分临床试验。本文将介绍妊娠期影响药物药动学性质的生理学变化,并综述PBPK模型在妊娠期药动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氟查诺酮类药物(fluoroquinolones,FQN)相关药品不良反应/不良事件(adverse drug reactions/adverse drug events,ADR/ADE)发生的情况和特点,挖掘其引起药物性肝损害(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的风险信号,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调取解放军ADR数据库中FQN相关ADR报告,对患者的年龄、性别、怀疑药品、累及系统/器官损害、ADR/ADE表现、关联性评价及转归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运用不同数据挖掘方法,获取FQN相关DILI的风险信号。结果:研究共纳入2008—2018年期间FQN相关的有效ADR报告11 962例,男女比例为1.05:1,引发ADR/ADE频次最高的前5种药品分别为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加替沙星、环丙沙星和依诺沙星,药品品种和转归情况在男性与女性患者中分布一致。莫西沙星涉及的DILI报告最多,且在4种信号挖掘方法中均生成阳性信号。结论:FQN相关ADR/ADE的发生是否具有性别差异,有待进一步研究。莫西沙星与DILI的发生高度相关,在临床应用中,应针对性强化警戒意识并予以防范。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高效获取大样本用药人群中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相关肝损伤的真实世界发生率等风险数据。方法:借助"医疗机构ADE主动监测与智能评估警示系统"(ADE-ASAS),回顾性自动监测我院2013年7月~2018年6月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住院患者,双人评价系统报警病例,获得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相关肝损伤的发生率与发生特征;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22 573例次用药患者中发生肝损伤166例,发生率为0.74%。关联性评价结果:很可能34例,可能132例;肝损伤类型:肝细胞损伤型75例,胆汁淤积型80例,混合型11例。高龄、低体重指数(BMI)患者发生胆汁淤积型肝损伤的比例更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用药时长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肝损伤的影响因素,病例组用药≥5 d患者比例(83.73%)与对照组(61.1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相关肝损伤发生率属偶见。高龄、低BMI患者可能更易发生胆汁淤积型肝损伤,用药时应重点监测AKP等相关指标、选择合适的保肝药物。合理控制用药时长,并重点关注用药≥5 d患者肝功能状况,减少肝损伤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0.
肝肾功能不全病理生理状态对各种抗凝药物在患者体内的代谢和排泄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使抗凝药物在患者体内的暴露增加,肾脏清除率降低和半衰期延长,从而导致抗凝效果增强,出血风险增加。临床上在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使用抗凝药物应当密切监测相关指标,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使用剂量,进行个体化用药,降低患者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