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2.
3.
溃疡性结肠炎组织中NF-κB,COX-2和iNOS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转录因子NF-κB的诱导,调控着免疫和炎症反应中众多基因的表达。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存在上皮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的异常激活及细胞因子的表达失调。我们检测了UC组织中NF-κBp65,及两种启动子含NF-κB结合位点的蛋白COX-2和iNOS的表达和分布,探讨他们在U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9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内镜活检标本及30例正常对照石蜡包埋组织中NF-κBp65,COX-2和iNOS的表达情况。 结果:UC组p65,COX-2和iNOS均为阳性表达,主要分布于上皮细胞,固有层炎性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也有程度不同的表达。对照组均为阴性或弱阳性表达。三者在UC组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p65的表达与内镜及病理分级有关,内镜Ⅱ级与Ⅰ级比较(5.8±2.6 vs 3.6±1.9),差异显著(P<0.05)。病理Ⅱ,Ⅲ级与Ⅰ级比较(6.1±2.4,7.3±2.5 vs 4.0±2.3),差异显著(P<0.05,P<0.01)。iNOS的表达与病理分级有关,Ⅲ级与Ⅰ,Ⅱ级比较(7.8±2.5 vs 4.6±2.3,5.0±1.6),差异显著(P<0.01,P<0.05),COX-2的表达在病情轻重,内镜及病理分级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p65与COX-2,iNOS表达显著相关(r_s~1分别为0.713,0.706;P<0.01),COX-2与iNOS表达显著相关(r_s~1=0.85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缺乏条件下促胃动力药胃复安对大鼠胃粘膜的损伤作用与可能机制。方法 PG缺乏状态由5mg/kg吲哚美辛诱导;雄性SD大鼠随机分组:对照组;胃复安两组(30mg/kg,60mg/kg);吲哚美辛两组(5mg/kg,25mg/kg);吲哚美辛5mg/kg合用胃复安三组(10mg/kg,30mg/kg,60mg/kg);阿托品组(阿托品-吲哚美辛5mg/kg+胃复安60mg/kg),禁食24h后,生理盐水或吲哚美辛灌胃,30min后皮下注射胃复安或生理盐水,阿托品灌胃前10min皮下注射,4h后取血,处死大鼠取胃行损伤测定:放免法测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 ET-1);生化法测—氧化氮(nitric oxide NO)、丙二醛(Malondialdhyde MDA)、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lutathioneperoxidase GSH-Px)含量。结果吲哚美辛合用胃复安三组胃粘膜均有明显损伤,ET-1、MDA升高(p<0.05.p<0.01),NO、GSH-Px下降(p<0.05,p<0.01);吲哚美辛25ng/kg组损伤严重,ET-1、MDA升高(p<0.01),NO、GSH-Px下降(p<0.01,P<0.05);胃复安60mg/kg胃有轻微损伤,各指标无显著变化;其余各组未见明显损伤及指标变化。结论(1)PG缺乏条件下促胃动力药胃复安可引起胃黏膜出血性损伤,可能与ET-1升高、NO下降致胃黏膜微循环紊乱有关.MDA升高,GSH-Px减少可能为损伤后的继发反应结果,加剧了黏膜损伤。(32)胃动力有潜在的引起胃黏膜损伤的能力,PG缺乏增加了胃黏膜对胃高动力的敏感性。提示临床上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服用者应慎用胃动力药,因为合用可能形成或加剧胃黏膜损伤。  相似文献   
5.
一氧化氮与内皮素在胃粘膜损伤中的作用与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源性一氧化氮 ( NO)是一种新型的神经递质和细胞内信使 ,它由一氧化氮合酶 ( NOS)介导产生 ,在机体内发挥重要的生理和病理生理作用。已有研究表明 NO参与调节胃肠道运动、胃粘膜血流量、胃肠粘膜保护、胃肠及胰腺的分泌和肝细胞功能等。内皮素 ( ET)是一类有 2 1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 ,最早于 1 988年从血管内皮细胞中发现 ,是一种强烈的血管张力调节因子 ,具有极强的血管活性 ,在胃粘膜损伤中具有重要作用。胃粘膜血流量在维持胃的功能和结构上的作用十分重要 ,参与胃粘膜损伤和痊愈过程。胃血流量可受到全身系统性调节以及局部代谢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液体垫在降低内镜切除大肠息肉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应用液体垫内镜切除大肠息肉的患者354例,为液体垫组;未应用液体垫内镜直接切除大肠息肉的患者350例,为常规组。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液体垫组出血发生率低于常规组(1.41%vs.4.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穿孔发生。结论在内镜切除大肠息肉操作中灵活应用液体垫可减少其出血并发症的发生,且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探头超声内镜在诊断贲门失驰缓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08年9月至2011年9月间收治的12例经常规食管吞钡或者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提示为贲门失驰缓症的患者(A组),及30例无吞咽困难等贲门疾患的患者(B组)均行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了解其胃镜图像、贲门处管壁厚度、固有肌层厚度及有无异常回声。结果 A组胃镜图像显示食管不同程度扩张,内容物滞留,贲门口强力收缩狭窄呈玫瑰花样,小探头超声内镜示贲门处层次结构清楚,无异常回声,管壁厚度平均4.9cm,固有肌层厚度3.4mm。A组管壁厚度与固有肌层厚度分别为(4.9±0.5)mm和(3.4±0.2)mm,B组分别为(3.3±0.3)mm和(2.1±0.2)mm,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小探头超声内镜能清楚显示消化道壁的层次及结构,与胃镜图像结合可作为贲门失驰缓症确诊的最佳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测定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51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按Atlanta标准分为轻型(MAP)28例,重型(SAP)23例,比较轻型和重型患者发病后、24 h、48 h、72 h血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血淀粉酶(S-Amy)和血PCT水平,并以PCT诊断试验与同期APACHEⅡ评分系统比较,确定PCT对SAP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并观察PCT与SAP合并症的关系.结果 SAP患者在入院时、24 h、48 h、72 h血清PCT水平均高于MAP组(P<0.05),PCT测定结果法与APACHⅡ系统法对AP轻、重型的评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发病早期、24 h血清PCT对SAP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5.6%、78.6%、86.3%和82.6%、71.4%、76.4%,有无腹水及是否合并MODS,PCT的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PCT水平与AP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在发病24 h内对早期SAP具有一定预测价值,与APACHEⅡ评分系统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一种高效、实用、安全的胃镜预清洗方法,以保证清洗质量.方法 将完成胃镜检查的600条胃镜随机等量分为A、B、C 3组,A组胃镜使用后立即送洗消间清洗消毒;B组使用后在床侧立即用湿纱布擦去胃镜表面的污物,并在清水中反复送气与送水及持续吸引≥10 s;C组使用后在床侧立即用多酶液纱布擦去胃镜表面的污物,并在多酶液中反复送气送水及持续吸引≥10 s,B、C组经过上述床侧处理后送洗消间清洗消毒;记录胃镜再使用时送气送水管道的通畅情况;并从各组中随机抽取消毒后的胃镜30条,进行生物学检测.结果 A、B、C 3组中分别有18、8、1条胃镜在操作时出现送气/送水管道完全及不全堵塞,堵塞率分别为9.0%、4.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中生物学抽检合格率均为100.0%.结论 胃镜检查完后应立即行预清洗,使用多酶液处理既能保障胃镜的可操作性,又能提高清洗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