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针灸结合川芎茶调散对偏头痛的疗效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82例偏头痛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研究,按分层法将其分为实验组(41例)及对照组(41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针灸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川芎茶调散。对比两组VAS评分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VAS评分为(3.49±1.5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34±1.74)分(t=3-5.026,P0.01);实验组总有效率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65.85%(χ2=11.182,P0.01)。结论采用针灸结合川芎茶调散治疗偏头痛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感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应推广于临床。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后遗症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结合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以西药治疗,结合组患者在西药的基础上运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均治疗2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结合组治疗总有效率76.6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53.33%,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后遗症,标本兼治,相得益彰,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缺血性中风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一般常规临床对症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基本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经治疗后神经功能缺失程度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5.
6.
7.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好发部位、常见菌种及耐药性,并探讨其危险因素,为有效控制真菌感染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7月入住我院ICU患者送检的各类标本进行真菌培养、菌种鉴定和真菌敏感试验。结果 824例患者中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108例,感染发病率为13.11%;真菌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最为常见,占53.04%,其次为泌尿道(31.3%)、血液(6.08%)、肠道(4.36%)等;在所分离的115株真菌中,主要为白色假丝酵母菌(46.09%)、光滑假丝酵母菌(23.48%)、无名假丝酵母菌(11.3%)及热带假丝酵母菌(10.43%);所有分离的菌株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敏感,对氟康唑、伊曲康唑及伏立康唑部分耐药;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机械通气、侵入性操作、低蛋白血症、激素应用等是ICU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ICU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白色假丝酵母菌最为常见;临床应重视病原学检查,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提高机体免疫力是预防住院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杨薛萍 《基层医学论坛》2014,(35):4842-4843
目的:探讨加味七方胃痛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2月收治的52例确诊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A、B 2组各26例。 A组患者服用加味七方胃痛颗粒,B组采用常规药物(吗丁啉、乳酶生片等)治疗,3个月后对比观察2组患者肠上皮化生以及胃黏膜病理学改善程度。结果 A组患者肠上皮化生以及胃黏膜改善程度明显高于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服用加味七方胃痛颗粒临床效果良好,患者肠上皮化生以及胃黏膜病理学改善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结合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以西药治疗,结合组患者在西药的基础上运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均治疗2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结合组治疗总有效率76.6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53.33%,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后遗症,标本兼治,相得益彰,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0.
偏头痛是一种周期发作的神经-血管功能障碍引起的头痛,临床上以反复发作的偏侧或双侧头痛为特征,是内科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中医属于头痛的范畴,目前尚无理想的根治方法,临床治疗多以预防发作及控制症状为主。川芎茶调是治疗头痛的经典方,为探讨川芎茶调颗粒联合西比灵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本研究选择2007年3月-2009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98例偏头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