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湿润烧伤膏对尿道外口创面感染及狭窄的预防作用。方法对52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时,发现因尿道外口偏小而无法进镜,于是行外口切开术或F28尿道探子外口扩张术,使前列腺电切镜能顺利进入,术后置导尿管3~7d后拔除,创面应用湿润烧伤膏治疗,观察其对创面愈合的作用。结果52例尿道外口切开术后创面14~21d修复愈合,置导尿管时间2~7d,平均4d,无创面感染,无1例逆行尿路感染,无疤痕形成,其中1例发生尿道外口狭窄,经尿扩后好转。结论湿润烧伤膏在尿道外口创面修复愈合过程中能促进创面早期愈合,可减少瘢痕形成,能有效预防尿道外口创面感染及狭窄的发生,减少置导尿管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采用复式脉冲低能量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联合新总攻法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本组选取206例输尿管结石病例,分3组分别采用复式脉冲低能量体外冲击波碎石、新总攻法排石、复式脉冲低能量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联合新总攻法治疗,观察碎石排石疗效.结果 206例输尿管结石中,复式脉冲低能量体外冲击波碎石组一次碎石后排石率84.9%,二次碎石后排石率88.1%;新总攻疗法组排石率81.9%~85.5%;复式脉冲低能量体外冲击波碎石联合新总攻法组一次碎石后排石率达91.9%,二次碎石后排石率达98.2%.治疗中无一例并发剧烈绞痛、严重血尿、穿孔、石街形成、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复式脉冲低能量体外冲击波碎石联合新总攻法组其结石排净率与前两组相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复式脉冲低能量体外冲击波碎石联合新总攻法治疗输尿管结石优于单纯ESWL及总攻排石疗法,具有治疗效果佳、排石率高、安全、无严重并发症、副作用少、无创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女性尿道憩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6例女性尿道憩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患者均接受经阴道尿道憩室切除术,所以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良好,术后随访2年,无明显并发症。术后病理证实为符合尿道憩室。结论女性尿道憩室为临床上罕见疾病,外科手术为其治疗金标准,手术方式亦选择经阴道尿道憩室切除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膀胱肿瘤基底部黏膜下阻滞与肌层及黏膜下同时阻滞预防电切术中闭孔神经反射的效果差异。方法 2000年1月至2009年5月对收治的膀胱侧壁肿瘤患者,在电切术前用滚珠状电极电灼刺激肿瘤基底部进行测试,证实存在闭孔神经反射的76例被随机分为A、B两组,用2%利多卡因行肿瘤基底部浸润注射,其中A组38例行肿瘤基底部黏膜下注射,B组38例则行肌层及黏膜下同时注射。结果 A组有28.95%(11例)患者在电切时发生不同程度的闭孔神经反射,B组发生轻微反射5.26%(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仍出现闭孔神经反射的13例,用电切环切除瘤体,而肿瘤基底部及其周围组织改用滚珠状或汽化电极进行汽化,防止了膀胱穿孔的发生。结论术前应用滚珠状电极电灼刺激肿瘤基底部,不仅能帮助识别是否存在闭孔神经反射,而且操作直观安全;用利多卡因浸润注射肿瘤基底部肌层及黏膜下,能有效降低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率,肌层和黏膜下同时注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黏膜下注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