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厦门市孕产妇死亡原因、构成特点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根据厦门市2000~2005年孕产妇死亡报告卡,对死亡孕产妇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00~2005年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为16.09/10万、47.43/10万、16.37/10万、16.26/10万、25.99/10万、5.72/10万;孕产妇死亡的前四位原因为羊水栓塞、产后出血、妊娠合并脑功能障碍、妊高征;外来人口孕产妇死亡占全市死亡总数的48.48%。结论6年中孕产妇死亡率处于全国较低水平,羊水栓塞死因居首,外来人口孕产妇死亡率偏高,今后应重点加强对外来人口孕产妇保健管理的应对措施,提高羊水栓塞的抢救技术,提高住院分娩率,整顿医疗市场,杜绝非法接生,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的探索和实践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正>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是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中的难点。随着厦门城市经济的发展,吸引了大批外来人口就业。目前全市的流动人口已超过70万,占常住人口的50%,其中已婚育龄妇女占15%。  相似文献   
3.
600例早中孕期高危妊娠管理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通过对高危孕妇产前检查资料的分析,寻求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质量、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的有效方法。方法对厦门市思明区2004年10月~2005年10月早中孕期高危妊娠孕产妇监测管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孕妇总数为2866例,早中孕期筛查出高危孕产妇600例,高危妊娠发生率为20.94%。结论应将保健范围扩大到围婚期,甚至青春期,提高早孕建卡率,以便及早发现高危因素并予以管理、监护、处理,才能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围产儿死亡率,提高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陈碧钦    韩耀风  杨松静  方亚 《现代预防医学》2020,(19):3607-3609
目的 分析厦门市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及主要特征分布情况。方法 监测2013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厦门市34所开展助产技术服务的医疗机构出生的孕28周至生后7天的所有围产儿的出生缺陷情况。结果 2013-2018年厦门34所开展助产技术服务的医疗机构共住院分娩围产儿481262名,出生缺陷总发生率为129.97/万,出生缺陷发生率逐年提高。前5位出生缺陷类型为先天性心脏病(41.00/万)、多指(趾)(18.53/万)、耳畸形(7.58/万)、并指(趾)(5.57/万)、尿道下裂(4.68/万)。男性出生缺陷发生率(148.12/万)高于女性(107.39/万)(P<0.001),出生缺陷发生率呈现随产妇年龄增大而逐渐升高的趋势(P<0.001)。城镇产妇所生围产儿出生缺陷总发生率(179.21/万)高于乡村(78.09/万)(P<0.001)。结论 厦门市出生缺陷发生率低于全国水平,但近几年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出生缺陷存在性别、年龄、城乡差异。  相似文献   
5.
《两纲》中妇幼卫生指标中期评估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松静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3):4656-4657
为实现2001~2010年两个《纲要》的妇幼卫生指标,促进妇女儿童健康发展。笔者对《两纲》的中期指标评估结果进行分析。《两纲》涉及妇女儿童健康的指标中,我区基本达到中期目标要求,但婚前医学检查率未达标,出生缺陷发生率、孕产妇死亡率不稳定。应继续加大对妇女儿童保健事业的投入,强化政府行为,强化母亲安全、儿童优先意识,加强机构建设、人员培训,重视健康教育,提高基层妇幼卫生服务水平,保证两个《纲要》目标的如期实现。  相似文献   
6.
2004年厦门市孕产妇死亡评审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松静  王兆玲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0):1366-1368
目的:为掌握厦门市孕产妇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提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对策及措施。方法:根据厦门市孕产妇死亡报告卡,对死亡孕产妇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评审的7例孕产妇死亡中,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2例,占28.57%;不可避免死亡5例,占71.43%。孕产妇死亡原因依次为妊高压、产后出血、羊水栓塞、肝性脑病、感染性心内模炎、右侧基底节出血。结论:依法行政,对贫困孕产妇实行限价收费,加强保健机构内涵建设,提高医疗保健专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质量、提高住院分娩率、加强健康教育,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6113例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松静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8):1039-1040
目的:了解2005年厦门市思明区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及构成情况,为制定干预措施,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及出生缺陷发生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厦门市思明区各产科医院在2004年10月1日~2005年9月30日出生的围产儿中出生缺陷发生及构成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该区1年间共出生围产儿6113例,其中有出生缺陷68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11.24/万。在68例出生缺陷儿中,单发畸形63例,多发畸形5例;出生缺陷按系统及部位划分前5位依次为:心血管系统畸形、颌面部畸形、四肢畸形、泌尿生殖系统畸形、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出生缺陷前5位畸形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唇腭裂、肢体缩短、脑积水、外耳畸形。结论:要为孕妇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孕前脱离有毒有害作业;要对围孕期妇女加强优生优育知识的宣传教育和指导;积极开展优生技术和方法,开展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技术,提高人口素质,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针对该区出生缺陷发生及构成情况,尽快建立先天性心脏病等常见畸形的产前诊断中心,对产科医院的辅助科室相关人员进行出生缺陷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其对畸形的警惕性和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以来.妇女儿童问题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特别关注的重要议题和优先领域,“母亲安全”“儿童优先”正在成为全球性的道德观念和维护人类健康与发展的行为准则。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妇幼卫生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提高妇幼保健工作目标,本文对我区妇幼保健机构现状进行分析.旨在提出妇幼保健工作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腹部超声(TAS)与经阴道超声(TVS)及联合法(TAS+TVS)对早期诊断宫外孕的价值。方法 对疑似宫外孕患者行TAS、TVS或TAS+TVS检查,配合彩色多普勒检测包块血流。结果 TAS诊断破裂陈旧型宫外孕1例;TAS+TVS诊断胎囊型8例、流产型3例、陈旧型2例;TAS法误诊为盆腔炎1例;TAS+TVS结合彩色多普勒诊断破裂型4例。结论 TAS+TVS超声诊断宫外孕为较适宜的方法,而结合彩色多普勒检测包块血流则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厦门市孕妇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情况和HBV宫内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在1 064名孕妇第一次到医院建立孕产妇保健卡时进行问卷调查并检测其血清乙肝标志物,根据检测结果选择外周血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阳性的产妇179例随访至其分娩,并采集其分娩时的脐血和胎盘组织。对脐血进行HBsAg和HBV DNA的检测,对胎盘组织进行HBsAg的检测。采用χ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因素与HBV宫内感染的关系。结果 被调查的1 064名孕妇中,HBsAg阳性的孕妇共179名,感染率为16.8%。对179名HBsAg阳性的孕妇的脐血进行检测发现,发生HBV宫内感染的孕妇共34名,感染率为19.0%。孕妇HBV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为胎盘HBsAg阳性、孕妇血清乙型肝炎E抗原(hepatitis Be antigen,HBeAg)阳性、孕前超重,OR分别为5.123(95%CI:1.422~18.413)、4.619(95%CI:1.225~17.534)、3.343(95%CI:1.233~9.092)。结论 对于HBsAg和HBeAg双阳性的超重/肥胖孕妇,其新生儿可能发生HBV宫内感染,应加强自身防护措施,合理规避HBV宫内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