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究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6月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对照组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模拟剂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胃排空情况、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胃底、胃体及胃窦面积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胃排空,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胃癌患者亲环素J(CyPJ)、内质网蛋白质29(ERp29)及CSN5的表达其与预后生存的关系。方法纳入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15例胃癌患者肿瘤组织(癌组织组)及肿瘤旁的正常胃粘膜组织(癌旁正常组织组)。比较CyPJ、ERp29及CSN5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CyPJ、ERp29及CSN5与胃癌患者各病理参数的相关性,以Kaplan-Meier生存分析CyPJ、ERp29及CSN5表达对胃癌患者预后生存的影响;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生存的危险因素。结果胃癌组织组CyPJ、CSN5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ERp29较癌旁正常组织阳性表达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性别、浆膜浸润与胃癌患者CyPJ、ERp29及CSN5表达无相关(P>0.05)。临床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与患者CyPJ、CSN5表达呈正相关,组织分化程度与CyPJ、CSN5表达呈负相关(P<0.05)。ERp29与组织分化程度呈正相关,与临床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截至随访结束,115例胃癌患者生存79例,死亡36例,死亡率为31.30%;生存分析显示CyPJ及CSN5(表达阴性)、ERp29(表达阳性)者生存期较长,Keplan-meier生存曲线明显不同(P<0.05)。组织中低分化、TNM分期:Ⅲ+Ⅳ期、淋巴结转移、ERp29阴性表达、CyPJ及CSN5阳性表达为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CyPJ、ERp29及CSN5在胃癌组织中呈异常表达状态;其表达水平与患者的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诊疗术在消化内科疾病患者中的临床诊疗效果。方法对80例消化内科疾病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不同诊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 ,实验组采用无痛胃镜诊疗术,比较两组诊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均得到确诊,患者中13例十二指肠疾病,占32.5%,20例食道疾病,占50.0%;7例胃部疾病,占17.5%;检出率100.0%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科疾病发病率较高,临床上采用无痛胃镜诊疗术诊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杨敬端 《中外医疗》2014,(36):128-128
目的探讨匹维溴铵联合阿米替林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1月—2012年12月到该院就诊的185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94例,给予匹维溴铵片50 mg,3次/d,饭中服用,阿米替林片25 mg,每晚睡前服用;对照组91例,仅给予匹维溴铵片50 mg,3次/d,饭中服用。治疗一疗程(4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17%,对照组总有效率68.13%,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匹维溴铵联合阿米替林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单用匹维溴铵,是治疗肠易激综合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IL-33、肥大细胞和TNF-α在幽门螺杆菌诱导的萎缩性胃炎中的相互作用并初步探究其涉及的信号通路。方法 通过RT-qPCR检测IL-33和TNF-α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及ELISA检测IL-33和TNF-α的蛋白表达水平;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人胃炎组织检测肥大细胞浸润;免疫荧光染色证明IL-33与其受体ST2和胰蛋白酶的表达及其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黏膜肥大细胞上共定位。最后通过Western blot检测mTOR抑制剂Rapamycin和AKT抑制剂MK2206处理组IL-33、p-mTOR/mTOR和p-AKT/AKT蛋白的表达。结果 RT-qPCR、ELISA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和小鼠中,IL-3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都显著升高;HE染色和ELISA检测结果表明,IL-33的中和显著降低了胃炎症,减少了TNF-α的产生,而注射IL-33能显著增加胃炎症和TNF-α的产生。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结果表明,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黏膜中有肥大细胞浸润且比对照组数量显著增加,IL-33与肥大细胞表面受体S...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联合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18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三组,联合组60例,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联合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对照组A 60例,单用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对照组B 60例,单用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治疗1个疗程(4周)后对三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估。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A、B总有效率分别为68.33%、71.67%;联合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联合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单用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或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有效办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杨敬端 《中外医疗》2014,(32):119-120
目的探讨大剂量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00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患者入院后立即给予生长抑素250 ug静脉注射,随后以250μg/h的速度持续静脉泵入72 h;同时给予奥美拉唑粉针80 mg加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 L快速静脉滴注,然后以奥美拉唑粉针40 mg加0.9%氯化钠注射液50 m L以8 mg/h的速度持续静脉泵入72 h。同时常规卧床休息,持续吸氧、禁食水、留置胃管、必要时输血、补充血容量、保肝、预防感染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常规剂量奥美拉唑治疗,奥美拉唑40 mg静脉滴注,每12 h/次,基础治疗及生长抑素治疗均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有效率为7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并上消化道出血,止血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可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老年肝癌患者介入术后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血清乳脂球表皮生长因子-8(MFG-E8)、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及甲胎蛋白(AFP)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4月-2022年4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介入科收治的166例肝癌行介入治疗的老年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并发感染分为感染组48例、非感染组118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肝癌介入术后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术前、术后24、48、72 h血清MFG-E8、MMP-13、AFP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上述指标预测术后感染的价值。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术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是老年肝癌患者介入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术后24、48、72 h MFG-E8、MMP-13水平均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AFP水平呈逐渐降低趋势(P<0.05),且感染组MFG-E8低于非感染组(P<0.05),MMP-13、AFP高于非感染组(P<0.05);术后24 h MFG-E8、M...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