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1篇
肿瘤学   8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软组织肉瘤术中放疗的意义。方法:对39例软组织肉瘤患者行根治或姑息性手术,术中放疗在术中放疗手术室进行,术中根据肿瘤大小,选择不同术中放疗限光筒及6~12MeV电子线1次照射15~25Gy,姑息手术者剂量加大至36Gy。术后辅以外照射治疗,常规设野,5/周,2Gy/次,总量40~50Gy。初发病灶10例,术后复发29例。结果:39例患者随访12~64个月,3、5年局控率分别为71.8%和64.1%。3年生存率为82.0%。结论:术中放疗具有较高的局控率,比之其他治疗具有许多优点,将获得较高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顺铂(DDP)和多西他赛(DOC)化疗联合分段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方法 对52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采用DDP和DOC方案联合分段加速超分割放疗,DDP 30 mg/m2,静脉滴入,第1~3天;DOC 75 mg/m2,静脉滴入,第1天;以28 d为1周期.第4天开始行分段加速超分割放疗,每次1.5 Gy,每日2次,每周15 Gy,共45 Gy.第2周期化疗后改行常规放疗,每日1次,每次2 Gy,共10 Gy,使肿瘤放疗总量达55 Gy.后重复TP方案化疗2周期.结果 完全缓解10例,部分缓解26例,总有效率为69.2%.1年生存率65.2%,2年生存率53.1%,中位生存时间18个月.毒性反应主要为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和脱发.结论 TP方案化疗联合分段超分割放射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缓解率高,毒性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3.
我院于1994年从美国引进双光子高能加速器,自安装使用至今,加速器的各项性能指标、参数都很正常,各档能量的剂量率均正常。每天开机时间12h以上,开机率达到99%,这与操作技术人员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4.
1993年2月~1998年3月,我们采用915MHz微波治疗机局部加热,配合外照射治疗浅表肿瘤100例,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1 100例中男31例,女69例;年龄35~76岁,平均年龄41±3岁。 1.2 所有病例均经病理学证实,其中乳腺癌胸壁复发41例;乳腺癌晚期15例;鳞状细胞癌淋巴结  相似文献   
5.
根据临床头颈部放射治疗的特点,我们自己动手制作了简易头颈部放疗固定器,适用于头颈部肿瘤放疗时应用。1 制作方法 1.1 原料与比例:石蜡60.8%、氧化镁6.4%、氧化钛2.4%。 1.2 用具:台秤、钢精锅、大号方盘、电炉子。 1.3 制作过程:将石蜡倒入钢精锅中,在电炉子上加热熔化(约140℃),再加入一定比例的氧化  相似文献   
6.
调强放疗联合奈达铂治疗直肠癌术后复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目的 分析调强放疗联合奈达铂治疗直肠癌术后复发患者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将经病理学证实的56例直肠癌术后复发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28例给予调强放疗联合奈达铂化疗;对照组28例仅给予调强放疗.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9.3%%和64.2%,1 a生存率分别为64.2%和42.8%,3 a生存率为28.6%和7.1%(P<0.05).2组胃肠道反应和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调强放疗联合奈达铂治疗直肠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好于单纯放调强疗,且毒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7.
1990年1月~1997年6月,我们采用放射性胶体局部注射治疗血管瘤50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500例,男278例,女222例;年龄60d~55岁。其中毛细血管瘤352例,海绵状血管瘤100例,蔓状血管瘤48例。给予32P胶体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放射治疗与多西他赛加顺铂同步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自2008年11月至2010年11月对60例Ⅲ期NSCLC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行单纯放疗,另一组采用放疗同步合并多西他赛加顺铂。治疗结束后,根据患者放疗后CT检查评价,比较两组疗效;并按WHO制定的药物毒性标准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结果单纯放疗组(单放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36.6%,而同步治疗组(同步组)则为70.0%(P<0.05)。ⅢA期单放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61.5%、38.4%;同步组为73.3%、46.6%;ⅢB期单放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52.9%、20.0%;同步组为66.6%、33.3%(P>0.05);单放组仅1例患者生存3年以上,而同步组3年生存率为26.6%,显著高于单放组3.3%(P<0.01)。不良反应两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放射治疗同步多西他赛加顺铂对局部晚期NSCLC的治疗价值具有协同作用,且不增加不良反应,显示出较好的临床疗效,并能显著提高不能手术的ⅢA、ⅢB期NSCLC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比较均整器模式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FF-VMAT)和无均整器模式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FFF-VMAT)两种放疗方式在宫颈癌中的剂量分布,探讨有无均整器对放疗剂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青岛市中心医院2019年1—8月35例宫颈癌患者,每例患者分别设计FF-VMAT和FFF-VMAT两种放疗方式,均采用eclipse计划系统,在系统中除分别采用FF和FFF两种模式外,其他参数设置均相同.分别对两种计划的靶区剂量和危及器官剂量进行评估和比较;将两种放疗方式分别在加速器上模拟运行比较运行效率.结果 FF-VMAT与FFF-VMAT两种放疗方式进行比较,靶区剂量评估中靶区2%体积对应的剂量(D2%)及靶区剂量均匀性指数(HI)、适形度指数(CI)、剂量梯度平均距离(GM)具有显著差异(t=3.43~5.46,P<0.05),D98%无显著差异(P>0.05),危及器官剂量评估中仅直肠Dmean和小肠Dmax比较具有显著差异(t=2.81、2.84,P<0.05),运行效率比较仅加速器跳数有显著差异(t=28.46,P<0.05).结论 FF-VMAT和FFF-VMAT两种放疗方式均能满足临床需求,但在剂量分布方面FF-VMAT较FFF-VMAT更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吉非替尼联合全脑放疗治疗肺腺癌伴脑转移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将40例肺腺癌伴脑转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吉非替尼250 mg,1次/d,同时行全脑放疗,总剂量30 Gy/10次,每次3 Gy,每周5次,若转移灶局限,予以缩野至病灶处加量10 ~ 20 Gy/5 ~ 10次;对照组全脑放疗后至少给2周期化疗,化疗方案(培美曲塞500 mg·m-2,第1天;奈达铂800 mg·m-2,第1~3天),每21~ 28 d为1周期.观察2组患者的近期疗效、1 a生存率及毒副反应.40例患者均可评价,治疗组和对照组脑转移病灶的有效率分别为75%和60% (P >0.05);2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4个月和10个月(P>0.05);2组患者的1 a生存率分别为50%和30% (P >0.05).毒副反应治疗组主要是皮疹和腹泻,但患者可耐受;对照组主要是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结论 吉非替尼联合全脑放疗用于肺腺癌伴脑转移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且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