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6年5月~2007年11月,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蝮蛇咬伤3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入选病例均为住院患者,采用随机排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5例,男22例,女13例;年龄29~58岁,平均37.3岁;病程  相似文献   
2.
3.
会讯(四)     
1990年10月26日—28日在桐庐举行的第二届华夏中药节期间,中国药学会委托浙江分会和上海分会联合组织召开了中医药史研讨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著名中医学家董建华教授、中国药学会药学史分科学会主任委员马继兴教授等26位专家教授出席了会议。代表们在研讨会上宣读了6篇论文、探讨了医药史的有关学术问题。并一致希望中医药史的研究活动今后能继续开展,为弘扬祖国医药文化传统作出贡献。会议得到了桐庐县旅游局等政府部门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治疗环形混合痔更加完善的手术方法,采用消痔灵四步注射加外剥内扎治疗环状混合痔40例,均一次性治愈.该法集注射,结扎,切除为一体多种方法的优点,既增加了疗效,又减少了单一辽法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颅磁刺激疗法对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单侧空间忽略患者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治疗组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照组不进行经颅磁刺激治疗,其他处理均相同。分别在治疗前、后用半侧空间忽略评估表对2组患者进行评定,同时监测中重度异常率。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US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2组患者单侧空间忽略程度差异显著( P<0.05)。治疗组的重度异常率比治疗之前级大降低( P <0.05),对照组没有出现明显变化( P >0.05)。结论采用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单侧空间忽略病症具有比较好的疗效,有助于患者运动功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复性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USN)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作用。【方法】将60例门诊或住院治疗的脑卒中 USV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和行为学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重复 rTMS方法治疗。治疗前后采用直线二等分试验、线段划消试验、字体抄写试验、画钟试验、平面图形临摹试验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 USN程度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 USN 程度及运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有明显有所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 rTMS治疗脑卒中后 USN症疗效显著,可以使患者的 USN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皮电刺激与冰刺激疗法治疗脑卒中球麻痹患者对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卒中球麻痹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120例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采取以经皮电刺激与冰刺激疗法为主的康复模式,治疗前、治疗3周及3个月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吞咽障碍程度分级和吞咽能力评价方法对患者吞咽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治疗3周及3个月后治疗组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经皮电刺激与冰刺激疗法可有效改善脑卒中球麻痹患者的吞咽障碍。  相似文献   
8.
为观察自制速愈膏在肛瘘术后促进创面愈合及改善疼痛的疗效,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速愈膏治疗组和利凡诺纱条对照组对比观察.结果 显示,治疗组在创面愈合及改善疼痛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兰索拉唑联合多潘立酮和阿莫西林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统计了6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采用兰索拉唑联合多潘立酮和阿莫西林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雷尼替丁联合多潘立酮和阿莫西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中显效率50.00%,总有效率96.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显效率28.57%和总有效率82.14%。结论:兰索拉唑联合多潘立酮和阿莫西林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药物基因组学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介绍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指导用药的安全性及合理用药。方法对近年国内外发表的文献作分析、归纳,总结了药物基因组学的概念,了解遗传基因多态性与药物对机体影响差异之间的关系。结果与结论药物基因组学在促进合理用药、推动新药开发、降低医疗保健费用开支等方面具有广泛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