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0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某部官兵社会认知偏离与人格特质的关系。方法采用社会认知偏离量表( SCBS)、明尼苏达多项个性测查问卷(MMPI)和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问卷(16PF)对某部653名军人进行调查,并进行相关性和回归分析。结果 SCBS各因子与 MMPI多个维度呈明显相关性(P〈0.01),其中除与说谎(L)和校正(K)呈负相关外,与其他维度均呈正相关;SCBS社会认知偏离总分、社会抑郁、社会焦虑均与精神衰弱( Pt)相关度最高,社会攻击与精神分裂(Sc)相关度最高。SCBS各因子与16PF多个维度呈弱相关(P 〈0.05,P 〈0.01)。K 对社会认知偏离总分、社会抑郁、社会焦虑的贡献最大,MMPI的诈病( F)对社会攻击贡献最大。结论社会认知偏离与人格特质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且异常人格与认知偏离相关性更强。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调查某部驾驶训练士兵抑郁发生情况,探讨心理训练对其的影响。方法某部384名士兵分为驾驶训练组176名,心理训练组164名,非驾驶训练组44名,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 SDS)在训练前期、中期、后期对3组士兵进行测试,观察 SDS评分变化及抑郁发生情况。结果训练中、后期驾驶训练组 SDS评分高于非驾驶训练组和心理训练组(P〈0.05)。非驾驶训练组 SDS评分随训练时间延长而下降(P 〈0.05);驾驶训练组训练中期 SDS 评分高于训练前期和训练后期( P 〈0.05),心理训练组 SDS 评分随训练时间延长而下降,训练后期下降更明显( P 〈0.05)。结论驾驶训练可能是士兵抑郁发生的因素之一,心理训练有助于降低其抑郁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社会认知偏离与人格特质及心身状态的关系。方法采用社会认知偏离量表(SocialCogni—tion BiasScale,SCBS)、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和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Checklist90,SCL-90)对3062名中国军队人员进行调查,并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SCBS各分量表与EPQ各维度及SCL-90各因子均有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性:社会认知偏离的总分、攻击、抑郁、焦虑与艾森克的内外向(E)呈负相关,与情绪稳定性(N)、神经质(P)和社会掩饰性(L)呈正相关;与症状自评的9个因子均有正相关。回归分析发现,N分对社会认知偏离总分、社会认知攻击、抑郁和焦虑的贡献均为最大。结论社会认知偏离与人格各因素和多种心身症状均存在有统计学意义的低至高度相关,其中,N分可作为预测社会认知偏离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青少年漏斗胸患者的自卑心理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漏斗胸患者漏斗胸指数与其自卑之间的关系。方法:抽取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胸外科青少年漏斗胸患者110例,以漏斗胸指数分级变量及胸外科病例为基础,用自卑感量表为检测手段,观察漏斗胸患者的生理、心理特征。结果:漏斗胸患者自卑较为严重,随着漏斗胸指数的增加,患者自卑总分也随之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3.253,P>0.0001)。事后检验发现,患者漏斗胸指数>2.52与<2.52的自卑感总分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漏斗胸指数越高患者的自卑倾向越严重。  相似文献   
6.
近一段时间以来,仍然不断有家长因为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而来就诊。有一些家长,还曾经多次就诊过。虽经医生多方解释,这些家长们仍然坚信孩子之所以沉迷于网络游戏,是因为他们缺乏责任感,不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不懂得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军事演习任务中实施超大型超短程团体心理干预的主观疗效。方法采用配对样本前后测实验设计,使用自编的课前、课后调查问卷对参加超大型超短程团体心理干预的3200名官兵进行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314份,有效率为72.31%。结果干预后心理烦恼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身心、情绪、认知和团队模块评分高于干预前( P〈0.001);90.62%的官兵认为干预后动对心态调节有作用,对干预活动方式和内容的满意度分别为83.66%和80.59%;经验丰富的领导者干预效果优于新培训的领导者( P 〈0.05)。结论超大型超短程团体心理干预短时间内可以有效地降低军事演习任务中官兵的烦恼程度、改善心情状态。加强领导者的培训对提高干预活动的疗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9.
国庆60周年受阅军事人员训练中期心理烦恼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受阅人员训练中期的心理烦恼,为受阅人员施训与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整群抽取3个徒步方队共1202名受阅人员参与研究。用自行设计的《阅兵态度问卷》在阅兵训练中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获得有效样本1132份,其中阅兵训练中期心理烦恼较普遍且独立存在,烦恼主要集中在与阅兵训练的环境适应和身体生理相关的层面上,各个方队间心理烦恼也存在差异性,提示除人口统计学因素外,独生子女因素可能是方队间心理烦恼差异的影响因素,还可能存在其他因素的影响。结论该研究支持"工作压力源是跨军事情境存在的主要压力源"的假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军事训练中官兵的心理烦恼及应付方式.方法 采用非结构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400名参加军事训练的官兵进行调查,收回有效问卷318份.结果 ①无烦恼的官兵占18.9%(46/243),有烦恼的官兵占81.1%(197/243).其中成长进步及未来发展烦恼(34.0%,67/197)、环境适应方面烦恼(22.3%,44/197)、心身方面烦恼(22.3%,44/197)是官兵主要的烦恼.②71.7%(193/269)的官兵对烦恼有3种及以上心理应付方式.③官兵的心理应付方式中成熟型心理应付方式占45.2%(392/868),不成熟型心理应付方式占47.6%(413/868),混合型心理应付方式占7.3%(63/868).结论 军事训练中大多数官兵有心理烦恼,成长进步及对未来发展方面是官兵主要的心理烦恼,尽管大部分官兵有很多应付方式进行心理调整,但未必有效.在军事训练中可通过团体心理干预引导官兵运用更多积极、成熟的心理应付方式来解决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