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共晶分离技术是一种利用配体选择性与目标化合物形成共晶后从混合体系中分离的技术。葛根素、染料木素及大豆苷元是葛根中的主要成分,这3种结构相似的成分的分离精制多采用常规柱色谱、重结晶等技术,具有分离周期长、溶剂消耗量大、制备效率低等问题。本团队利用前期新发现的共晶分离现象设计并实现了染料木素-葛根素-大豆苷元三元混合物的分步提取分离实验,在混合体系中依次加入咖啡因和脯氨酸作为共晶配体,通过混悬液法形成了染料木素-咖啡因共晶和葛根素-脯氨酸共晶,并从溶液中分别分离析出,最终得到染料木素纯度为93%的染料木素-咖啡因共晶和葛根素纯度为99%的葛根素-脯氨酸共晶,且大豆苷元的纯度也提高了6.76倍。本研究提出了一种不同于传统分离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适用范围广的分离方法,实现了中药中结构相近化学组分的分离,为共晶技术应用于中药的分离与精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制备同源靶向性诊疗一体化纳米探针Mn O2@DOX@ICG@CM(MDIC),观察MDIC纳米探针的同源靶向能力,探讨其多模态成像价值以及光热联合化疗的协同治疗作用。方法 通过化学裂解和超声匀浆法获取乳腺癌4T1细胞膜,以脂质体挤压法制备细胞膜包被的同时载有化疗药阿霉素和光敏剂吲哚菁绿的Mn O2纳米探针;对MDIC的外观形态、粒径和表面电位等性质进行基本表征,并研究其光声成像及磁共振成像的能力;观察不同浓度的MDIC纳米探针的光热升温性能,评估其对4T1细胞的光热-化疗协同治疗的抗肿瘤效果。结果 成功制备MDIC纳米探针,呈花状结构,平均粒径为183.3 nm,表面电位为-20.6±0.77 m V。透射电镜下观察到细胞膜成功包被;MDIC经激光照射后,溶液温度随着纳米探针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具有较好的光热升温效果;光声和磁共振成像结果显示MDIC具有良好的成像对比能力;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MDIC具有良好的同源靶向性;细胞毒性实验结果显示光热-化疗协同治疗具有更好的癌细胞杀伤作用。结论 本研究成功制备了一种同源靶向性的光声/磁共振多模态成像对比探针MDIC,该探针具有良好的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