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3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摘要]目的 研究丙泊酚对创伤性脑损伤后大鼠认知功能以及脑皮质BDNF表达的影响,并阐明其脑保护的作用.方法 随机将训练后的48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仅行手术操作,不给予改良的Feeney氏法自由落体撞击;对照组采用改良的Feeney氏法制作大鼠脑外伤模型;丙泊酚组在脑外伤模型制备后继续经尾静脉注射丙泊酚10 mL/(kg·h) 100 mg/(kg·h),持续6 h.术后3 d和14 d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SS评分)和Morris水迷宫试验判定大鼠神经行为学功能,取材损伤皮质分别行RT-PCR、Western blot测定脑皮质BDNF表达情况.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对照组术后3 d、14 d 脑NSS评分增加、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减少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皮质BDNF表达仅在术后3 d减少(P<0.01),术后14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丙泊酚组脑皮质BDNF表达在术后3 d、14 d表达均增加(P<0.01);且术后14 d,NSS评分减少、逃避潜伏期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增加(P<0.01).结论 丙泊酚促进创伤性脑损伤大鼠神经功能和学习记忆认知功能的恢复可能与促进BDNF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2.
谭莹  李金路  汪珺  王栋 《江苏医药》2021,47(6):545-548
目的 探讨三七总皂苷(PNS)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丙泊酚麻醉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75只SD大鼠随机分成五组,每组15只.C组为空白对照;CP组采用腹腔注射丙泊酚100 mg/kg麻醉2 h.其他三组在丙泊酚麻醉下采用改良Feeney自由落体法制备TBI模型后:TBI组为模型对照,TP组行丙泊酚麻醉2 h,PNS组丙泊酚麻醉2 h后腹腔注射PNS10 mg/d,连续治疗2周.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大鼠认知功能,神经损伤严重程度评分(NSS)评估大鼠神经损伤程度.结果 术后第12天,TBI组逃避潜伏期较TP组及PNS组延长(P<0.05).与术后第4天比较,CP、TP、PNS和C组术后第12天第3象限时间百分比、第3象限路程、穿越平台次数均增加(P<0.05).与CP组比较,TBI、TP和PNS组术后NSS评分增加(P<0.05);与TBI组比较,TP组和PNS组术后NSS评分降低(P<0.05);与TP组比较,PNS组术后NSS评分降低(P<0.05).结论 TBI影响大鼠认知功能并引起神经损伤,TBI后应用丙泊酚麻醉可改善其认知功能及神经损伤,加用PNS治疗可进一步改善其认知功能并降低神经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3.
伴放线放线杆菌菌落生长形态变化的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伴放线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actinomycetemcomitans,Aa)从粗糙型到光滑型的转变过程,认别Aa在实验室传代过程中出现的不同生长形态。方法:从牙周炎患者龈下菌班中分离出的原代菌株8株,应用固体及液体培养基连续传代,液体培养每次传代的同时接种固体培养基观察相应的菌落形态。结果:液体培养获得3株光滑型转变株。菌落的变化从粘附的小菌落到沉淀的大菌落到完全的均匀生长,转化过程大约需要7-8代。在这一过程中相应传至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的Aa从粘附的半透明的小菌落变大、不透明并失去粘附的特性,又随着边缘的扩散变为扁平,透明度也增加;与此同进内部的星形结构逐渐变简单、变小,最后消失。固体培养未获得典型的转变株。结论:Aa从粗糙型到光滑型的转变是一个菌落湿度逐渐增加,体积逐渐增大,并逐渐失去内部结构的过程。这一过程至少可以看到半透明突起的粗糙型,不透明突起的光滑型和近乎透明的扁平光滑型3种菌落形态。  相似文献   
4.
七十年代初在上海医工院发现磷酸喹哌对实验性矽肺具有防治效果的基础上,我所于1974年初先后选择24例矽肺进展迅速的病人开始临床研究,24例均为男性,年龄37~62岁、Ⅱ、Ⅲ期各12例,全程讫今已10年观察证明:(1) 经治疗后约有14~41%患者气急、胸痛、咳嗽、咳痰有不同程度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