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概念是加拿大临床流行病学家Sackett于1992年正式提出,将其定义为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现有最佳证据,结合临床医师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的临床经验,考虑病人的价值和愿望,将三者完善地结合起来,制定每个病人最佳的诊治措施。外科医生在临床实践中都十分重视自己的手术经验,不仅希望能将自己有价值的手术经验得以在临床推广应用,同时也希望从他人的手术经验中获得启迪,以便更好地实践于临床。但许多总结停留在经验医学基础上,忽略了严谨的科学方法,其结果缺乏可靠性、可信度。  相似文献   
2.
目前手术和化疗、放疗是恶性肿瘤主要治疗手段,但化疗耐药是导致恶性肿瘤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肿瘤耐药机制相当复杂,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1)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摄取与转运过程障碍。(2)化疗药物的活化障碍。(3)酶的质和量的改变。(4)由于特殊的膜蛋白增加,使细胞排出药物增多。(5)一些癌基因突变、扩增,使细胞质防卫系统及DNA分子修复系统发生改变等。但这些机制只能部分解释多药耐药(MDR)现象。现有研究认为,肿瘤的发生、发展不仅与细胞异常增殖和分化有关,还与细胞凋亡受抑制有密切关系,通常表现为肿瘤细胞过度增殖而凋亡不足。许多参与…  相似文献   
3.
外科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有学者对术前心身障碍与外科手术的结局进行了大量研究 ,认为病人术前的恐惧和焦虑反应 ,能降低痛阈及耐痛阈 ,使术中、术后产生一系列的心理生理反应 ,如感觉疼痛和痛苦、全身肌肉紧张、对止痛药依赖以及长期卧床不起等 ,从而影响手术预后、疾病康复及病人的生活质量。尽管目前有关手术前后心身反应的关系尚未弄清 ,但许多研究结果提示 :术前心理护理可减轻病人的痛苦和对止痛药的依赖。证实术前焦虑与手术结局相关 ,早期纠正病人存在的可能会影响手术结果的不良心理状态 ,对术后恢复是有益的。外科临床实践中常遇到躯体性和心因性疾…  相似文献   
4.
医学论文写作中标准化与规范化的几个问题大连理论医学研究所(116013)李贞梅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医学科学的学术交流也日益广泛。尤其是区域间、国际间的学术开放交流的加强,以及电脑微机在科研、文献检索中的应用,对论文写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论文写...  相似文献   
5.
根据发病原因的不同肥胖可分为单纯性和继发性两类,95%以上的儿童肥胖为单纯性肥胖,其发生与遗传、饮食习惯、缺乏运动、环境因素等有关[1].目前,单纯性肥胖发病率的急剧升高增加了高血压、冠心病、2型糖尿病等疾病发生的危险性,严重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现就儿童肥胖症的诊治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器官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angiomyofibroblastoma,AMF)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7年10月诊治的10例女性生殖器官AMF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总结其临床和病理特征、诊治方法及预后情况。结果:10例AMF患者平均发病年龄(49.90±7.62)岁,多无明显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镜下细胞丰富区和细胞稀疏区呈交替性分布,肿瘤组织由显著的管腔小、管壁薄和扩张的血管组成,血管周围可见嗜酸性的圆形或梭形肿瘤细胞团围绕,肿瘤基质呈疏松水肿、黏液样等,核分裂象罕见。10例患者均采取局部完整切除。术后随访8例,中位随访时间37个月,无复发。结论:发生于女性生殖器官的AMF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多无特异性,诊断与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以手术治疗为主,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7.
通过肿瘤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深入研究,人们期待着对膀胱癌生物学行为及其发展趋势更加准确地判断,为正确选择治疗方法及评价预后提供更为可靠的参考依据。反映膀胱癌生物学行为的因素包括:肿瘤大体类型、生长方式、浸润深度、恶性程度、转移扩散规律、基因表达方式及宿主的免疫  相似文献   
8.
张书静  李贞梅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0):2546-2547
2010年我科护理钉棒系统内固定腰椎骨折96例,临床护理服务注重主动满足患者需求,在充分沟通的前提下,家属、患者积极参与治疗、护理过程,一切以不违背治疗原则、患者满意为出发点。无护理缺陷及临床并发症发生,患者预期恢复,对住院全过程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外科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年来有学者对术前心身障碍与外科手术的结局进行了大量研究,认为病人术前的恐惧和焦虑反应,能降低痛阈及耐痛阈,使术中、术后产生一系列的心理生理反应,如感觉疼痛和痛苦、全身肌肉紧张、对止痛药依赖以及长期卧床不起等,从而影响手术预后、疾病康复及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综合征[1]。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部功能恢复的程度,不仅取决于手术本身,术后早期功能训练亦非常重要,规范、有效的康复训练对防止腰背部肌肉僵硬、恢复腰部功能起重要作用。2009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进行系统的康复指导和护理,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