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1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结核丸联合环丝氨酸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西安市胸科医院自2015年1月-2017年12月确诊的耐药性肺结核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使用结核丸联合环丝氨酸进行治疗,对照组仅使用环丝氨酸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体内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痰细菌学转阴率分别为66.04%和62.2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病灶吸收有效率为86.7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干扰素-γ(INF-γ)水平明显升高,白介素-4(IL-4)、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结核丸联合环丝氨酸治疗耐药性肺结核患者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机体内炎性反应,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体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与D-二聚体(D-dimer)水平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2月就诊的118例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合并ARDS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时间段内在西安市胸科医院就诊的118例继发性肺结核患者设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FIB及D-二聚体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对全部患者实施综合性治疗,并对患者治疗前后的FIB及D-二聚体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血浆D-二聚体和FIB水平分别为(1.04±0.39)和(4.80±1.15),对照组(0.50±0.10)和(2.72±0.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和FIB水平分别为(0.51±0.11)和(2.78±0.56),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照组数据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合并ARDS患者体内存在高凝状态,FIB与D-二聚体水平异常上升。通过积极治疗可降低上述指标水平,改善高凝状态。FIB与D-二聚体可作为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患者临床诊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术、后路植骨融合术及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结核性脊柱侧弯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西安市胸科医院收治的脊柱结核伴单纯侧弯患者36例,均行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术、后路植骨融合术及经椎弓根内固定术,术后明确诊断为脊柱结核。记录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愈合情况、术后并发症、末次随访情况以及患者结核中毒症状的变化;观察术前、术后2周和末次随访时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变化情况;比较术前、术后2周和末次随访的脊柱侧弯Cobb角的变化;术后即刻、末次随访时行脊柱X线正侧位摄影复查,判断脊柱侧弯的变化情况,以及有无内固定相关并发症。结果 患者手术时间150~300min,平均(206.33±35.08)min,术中出血量为200~1000ml,平均(525.00±193.31)ml。3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36个月,平均(24.16±5.82)个月,随访期内切口愈合良好,结核病灶均无复发或窦道形成。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结核中毒症状和脊柱病变区疼痛均消失;36例患者VAS明显下降:术前平均为(6.13±2.06)分,术后2周为(3.30±1.66)分[术后2周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337,P=0.00)]及末次随访为(1.46±0.73)分[末次随访与术后2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87,P=0.00)];36例患者脊柱侧弯Cobb角得到明显恢复:术前脊柱侧弯Cobb角平均为(23.03±7.44)°,术后2周为 (7.63±2.83)°(术后2周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924,P=0.00);末次随访为(7.73±2.75)°(末次随访与术后2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95,P=0.08)。末次随访时脊柱X线摄影显示,脊柱冠状面侧弯无明显丢失,内固定装置无松动、无移位或断裂等内固定失效现象。结论 一期前路病灶清除、后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结核性脊柱侧弯,疗效确切,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