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5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80 毫秒
1
1.
芍丹乙肝口服液澄清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选芍丹乙肝口服液的澄清工艺。方法通过对水浸出物收率、总多糖含量及芍药苷含量的测定,比较了乙醇沉淀法、高速离心法、吸附澄清技术3种澄清工艺的差异。结果3种澄清工艺对3个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吸附澄清技术能使水浸出物收率降至18%左右,有效成分保留率在80%以上,且溶液澄清。结论吸附澄清技术可作为芍丹乙肝口服液的澄清工艺,  相似文献   
2.
管娜  李献林  刘冰 《中国医药》2014,(6):909-911
目的探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含中成药处方点评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处方质量,促进中成药合理使用。方法对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的317798张含有中成药的门诊处方,统计处方量存前10位的科室,并随机每月抽取1000张进行分析。统计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销售金额在前10化的中成药。结果含有中成药的门诊处方存在重复给药[19.4%(37/191)],用法、用量不适宜[28.8%(55/191)],诊断书写不全[18.3%(35/191)]等问题,共计不合格处方191张,处方合格率为99.0%(18809/19000)。中成药使用量以儿科门急诊、方便门诊最多,分别为76279张(24.0%)、40434张(12.7%)。金水宝胶囊、灯盏生脉胶囊销售金额位居前2名,分别销售了470.8万元、425.0万元。结论陕师和药师应加强中医药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中成药合理使用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优选乳痛宁颗粒的除杂工艺.方法 分别采用高速离心法、乙醇沉淀法、吸附澄清技术,以水浸出物收率、总多糖保留率、芍药苷保留率及淫羊藿苷保留率为指标,通过与自然沉降法的对比,比较3种除杂工艺的差异.结果 3种除杂工艺对4个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吸附澄清技术中加入4%药液量B组分和2%药液量A组分的正天成ZTC1+1-Ⅱ型天然澄清剂法,能使水浸出物收率降至16.5%,使总多糖、芍药苷、淫羊藿苷保留率分别为94.84%、96.51%、92.11%.结论 吸附澄清技术中ZTC1+1-Ⅱ型天然澄清剂法可作为乳痛宁颗粒的除杂工艺.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和验证有效分离5型肺炎球菌结合物原液(结合物原液)中游离多糖的方法,以供测定游离多糖含量。方法 通过游离多糖添加回收率试验以及氯化钠浓度对咔唑-硫酸法吸光度值影响试验,选择结合物原液中游离多糖和多糖-蛋白结合物分离时最佳的氯化钠浓度;通过蛋白回收率试验筛选出该条件下所能沉降蛋白质的浓度范围;比较标准曲线经脱氧胆酸钠(sodium deoxycholate,NaDC)/HCl法处理前后吸光度值的变化,验证NaDC/HCl法对多糖含量检测的影响;对所建立方法的专属性、精密度及准确度进行验证。结果 NaDC/HCl法处理结合物原液时的最佳氯化钠浓度为0.15 mol/L;结合物原液中蛋白浓度在100 μg/ml以内,NaDC/HCl法能实现蛋白质的完全沉淀;NaDC对多糖含量检测无干扰;该方法专一沉淀蛋白质,而对游离多糖无影响;准确度验证试验的回收率在93.17%~102.59%之间;日间以及日内的精密度变异系数均小于10%。结论 NaDC/HCl法能充分分离结合物原液中的多糖-蛋白结合物和游离多糖,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重复性,适用于5型肺炎球菌结合物原液中游离多糖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自去年以来,我们用自制的中草药水治疗Ⅰ——Ⅱ度烧烫伤40余例,均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药物】生地榆、大黄、冰片、甘油、氿。【制法】生地榆二两、大黄三两装入容内,倒入50%氿750毫升,浸泡一周后去渣。冰片四钱用适(日一力)氿溶化。然后,另取甘油25毫升,同上两种药液掺在一起,装瓶备用。【使用方法】对局卩烧烫伤仅有红肿痛者,可用棉球蘸药水涂抹患处。如皮肤已破溃或出现水泡(先穿泡放水),可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乳痛宁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乳痛宁颗粒中的淫羊藿和柴胡进行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芍药苷含量。结果:在薄层色谱中均能鉴别出制剂中的淫羊藿和柴胡;芍药苷进样量在0.212—0.636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5%,100.0%和99.8%,RSD分别为0.55%,0.20%和0.85%(n=3)。结论:本方法可用于乳痛宁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乳痛宁颗粒成型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茂慧  赵军  李献林  王建华 《中国药房》2010,(31):2914-2915
目的:研究乳痛宁颗粒的最佳制粒处方组成。方法:以颗粒吸湿百分率、成型率和溶化率为指标,筛选颗粒最佳辅料与配比。结果:处方最佳组成为1份浸膏粉加1.5份蔗糖。所制颗粒吸湿性小、成型率高、溶解性好、成本低,临界相对湿度约为65%。结论:本研究可为乳痛宁颗粒制剂处方组成的确定及生产环境的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