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干预对降低胃镜检查患者术前焦虑的价值。方法76例胃镜检查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8例。两组均实施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插镜前5 min血流动力学变化及焦虑情况。结果观察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4.005、-3.479,均P<0.05),观察组心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t=-4.997,P<0.05);观察组焦虑发生率及焦虑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6.001,t=-8.024,均P<0.05)。结论健康教育干预应用于胃镜检查,有利于减轻术前焦虑,且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1例发生在上颌窦的多形性腺瘤病例。  相似文献   
3.
我科自1996年1月~2002年1月收治13例鼻咽纤维血管瘤患者,其中8例采用经上颌骨进路手术,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3D打印技术辅助上颈椎椎弓根螺钉的置入与徒手置钉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5月—2019年5月,对18例上颈椎畸形患者行寰枢或颈枕融合固定术,其中,10例采用3D打印导板引导上颈椎椎弓根置入10例,8例采用常规徒手置钉。比较两组早期临床与影像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共置钉72枚,其中3D组40枚,徒手组32枚。3D组手术时间[(189.7±16.1) min vs (242.1±23.2) min, P<0.001]、术中失血量[(216.6±49.8) ml vs (385.0±23.5) ml, P<0.001]、平均每钉置入时间[(3.3±0.8) min vs (7.0±1.1) min, P<0.001]和透视次数[(8.7±1.1)次vs (30.0±3.3)次, P<0.001]均显著优于徒手组。影像方面,3D组术前模拟置钉和实际置钉在螺钉直径、长度以及与后正中线距离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D组置钉准确优良率显著高于徒手组(97.5%vs 81.3%, P<0.05)。[结论]与传...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健康教育在手部肌腱损伤患者手功能康复的治疗效果,为提高其康复效果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78例肌腱损伤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手外科常规护理措施和康复指导,观察组则给予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87.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97%(χ2=6.782,P〈0.05).结论 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手部肌腱损伤患者康复训练的依从性和积极性,进而提高手功能的康复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对34例不稳定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接受股骨近端内固定(PFNA)治疗的疗效进行分析,认为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显性失血少、创伤小、固定牢靠、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可作为老年不稳定转子间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骨肽注射液联合早期训练对老年桡骨近腕关节处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2月于安徽省太和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稳定性桡骨近腕关节处骨折73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37)和对照组(n=36)。两组均在固定治疗后实施早期训练,观察组增加骨肽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腕关节功能改善和红细胞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4周和12周的各项腕关节活动度指标获得显著改善(P0.05),并且治疗后4周和12周,观察组的各项腕关节活动度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期水平(P0.05)。在治疗后第1周和第4周,观察组红细胞积聚指数(EAI)、电泳指数(EE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期水平(P0.05),而红细胞免疫促进因子(FEER)、直向肿瘤红细胞花环率(DTE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训练能有效改善老年桡骨近腕关节处骨折患者腕关节功能和缓解疼痛,并且联合骨肽注射液治疗有助于改善骨折周围微循环,促进骨折处愈合。  相似文献   
9.
背景:研究显示磨损颗粒诱导的假体周围骨溶解是导致人工假体无菌性松动的最主要原因。 目的:对磨损颗粒引起人工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在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现状及新进展作一综述。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1991年1月至2012年3月关于人工关节磨损颗粒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关节置换,磨损颗粒,假体松动”或“arthroplasty,wear particles,loosening of the prosthesis”为检索词进行检索。最终选择30篇文献进行综述。 结果与结论:假体无菌性松动是人工关节置换后手术失败的最主要原因,在此过程中磨损颗粒起到关键性作用。通过对细胞因子及信号传导途径研究的综述,为预防及药物治疗假体无菌性松动提供理论依据。然而,假体的无菌性松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预防应从整体着眼,全面深入研究,为假体的松动防治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0.
背景:研究显示磨损颗粒诱导的假体周围骨溶解是导致人工假体无菌性松动的最主要原因。目的:对磨损颗粒引起人工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在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现状及新进展作一综述。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1991年1月至2012年3月关于人工关节磨损颗粒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关节置换,磨损颗粒,假体松动"或"arthroplasty,wear particles,loosening of the prosthesis"为检索词进行检索。最终选择30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假体无菌性松动是人工关节置换后手术失败的最主要原因,在此过程中磨损颗粒起到关键性作用。通过对细胞因子及信号传导途径研究的综述,为预防及药物治疗假体无菌性松动提供理论依据。然而,假体的无菌性松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预防应从整体着眼,全面深入研究,为假体的松动防治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