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目的观察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DRX9000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疗效。方法对50例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进行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DRX9000治疗,在治疗开始时、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整个疗程结束时都对患者进行腰椎活动度、压痛点、双下肢运动感觉、肌力、神经反射的检查并记录,填写《汉化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表》,根据分值的变化对疗效进行评估。50例患者均完成了20次治疗。结果 50例患者汉化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平均分从治疗前的24.64分,变为治疗1周后13.12分,治疗2周后11.74分,治疗4周后9.70分,治疗结束后9.22分。治疗有效率为86%。将汉化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的分值换算为功能障碍指数(CODI)后,发现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CODI降低的人数逐渐增多。随访50例患者,得到其中36人完整资料,平均随访时间6.2个月,汉化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平均分为5.75分。结论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DRX9000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恢复良好,效果优。  相似文献   
3.
笔者自2008年4月~2009年10月,采用切开复位加可吸收软骨固定钉内固定治疗24例桡骨头骨折,取得满意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24例,男22例,女2例,年龄18~32岁,平均23岁.Mason分型:Ⅱ型19例,Ⅲ型5例.致伤原因:运动中损伤18例,跌伤4例,交通事故伤2例,均为闭合性损伤.伤后就诊时间2 h~7 d,无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总结采用经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笼置入锁定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治疗相邻两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8月~2012年12月,采用经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笼置入锁定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治疗相邻两节段脊髓型颈椎病25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7例,年龄33~75岁,平均56.5岁。25例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脊髓压迫症状。次全切的椎体C4、C5有9例,C5、C6有15例,C6、C7有1例。观察手术前后及随访阶段均拍摄颈椎正侧位、颈椎过伸过屈位X片、颈椎MR。了解颈椎病变部位脊髓受压情况、颈椎稳定性及术后颈椎高度、曲度、钛笼钢板螺丝钉位置和颈椎融合情况。对比术前、术后及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疼痛评分。结果手术时间为(120±30)min,术中出血量为(150±50)ml。术中未出现相关并发症,随访2~24个月,平均12.5个月。神经功能明显改善,JOA评分由术前的(6.2±1.1)分提高到末次随访的(14.3±1.5)分,平均改善率为(82.3±11.4)%;VAS平均分为2.1分,随访期间未发现钛笼移位、螺丝钉松动及病变部位脊髓再受压现象。结论相邻两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经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笼置入锁定钢板螺丝钉内固定,不仅能及时有效解除脊髓神经压迫,而且能迅速恢复颈椎曲度和高度,重建脊椎稳定性,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损伤小,为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创造了有利条件,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24岁。左手食指疼痛3年,加重半年入院。体检:左食指甲床下呈紫蓝色,局部温度正常,末端内侧可触及约米粒大小包块,触痛,质软,边界不清,无波动感。X线提示:食指末节指骨远端桡侧软组织内稍高密度影,末节指骨圆形压迹。CT平扫显示:类圆形软组织包块影,边缘密度稍高,相应部位远节指骨骨质缺损。术中见食指远端桡侧瘤样组织,约0.3cm×0.3cm×0.3cm,呈紫色,包膜完整。术后病理结果证实为血管球瘤。[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青祖宏  刘明  高巍  何蔚  李永焕 《北京医学》2014,36(2):148-150
目的 探讨非手术脊柱减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P)的有效性及其与普通牵引相比的优势.方法 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采用Richard Doll病例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普通腰椎牵引治疗,治疗组患者则应用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SDS9800进行牵引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后,采用简体中文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CODI)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ODI和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CODI和VAS评分均有改善,且治疗组改善的幅度更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77.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非手术脊柱减压作为一种新型的非手术疗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疗效显著,安全、无创,其疗效较普通牵引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1 病案摘要患者 ,男 ,19岁 ,因持续发热伴脐周疼痛 10天入院。疼痛为持续性 ,无放射。伴有低热 (下午明显 ,最高时为 37 4℃ ,无盗汗 )。专科查体 :腹部平坦 ,未见胃肠型 ,脐周腹肌紧张 ,深压痛 ,似可触及包块 ,约 5cm× 5cm大小 ,无反跳痛 ,肠鸣音活跃 ,未闻及气过水音。血常规白细胞数 13 6× 10 9/L、中性粒细胞 0 85 ,血沉 32mm/h、ASO 190 μ/l,结核抗体阴性。图 1 肿瘤标本切面观可明确其与肠壁的关系腹腔超声提示腹腔内低回声包块 ,全消化道造影未见异常。腹部CT增强扫描腹腔炎性团块来源于肠系膜可能性大。剖腹探查见肿块位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