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硫酸镁治疗洋地黄中毒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们对严重的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加用硫酸镁(MS)治疗,减少了洋地黄中毒(DT)的发生率[1]。本研究着重探讨DT时的血镁变化和MS对DT的治疗价值。1资料和方法1.1研究对象60例DT(依据在用洋地黄过程中出现新的或加重的心律失常[2],再结...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尿激酶( U K) 剂量、病人年龄、开始溶栓时间及辅佐硫酸镁( M S) 对溶栓疗效的影响,322例急性心肌梗塞( A M I) 中的151 例随机分为 U M 组( U K+ M S,76 例) 和 U K 组(75 例) ;未用 M S 的246 例又按剂量分成100 万u( Ⅰ) 、150 万u( Ⅱ) 、200 万u( Ⅲ) 组,按年龄分成60 岁( Ⅳ) 、61 ~70 岁( Ⅴ) 、> 70 岁( Ⅵ)组,按发病时间分成2 h( A) 、2 .1 ~4 h( B) 、4 .1 ~6 h( C) 、6 .1 ~12 h( D) 组。结果为 U M 组病死率及治疗后主要并发症均低于 U K 组;Ⅰ组的疗效与Ⅱ、Ⅲ组相近,而出血少而轻;虽Ⅵ组的病死率高于Ⅳ组( P< 0 .05) 、 D 组的再通率低于 A 组( P< 0 .01) ,但Ⅵ组及 D 组疗效也较满意。提示 U K100 万u 30 min 内静滴是安全有效的;高龄( > 70 岁) 患者及发病6 .1 ~12 h 溶栓仍有较大价值; M S 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溶栓辅助剂。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以体外原代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作为实验对象,观察肿瘤坏死因子(TNF)对HUVEC释放vWV,TXA_2,PGI_2的影响。结果发现TNF具有促进HUVEC释放vWF及PGI_2作用,对TXA_2释放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用自身免疫病血清作用于培养的人脐静内皮细胞,观察其部分释放反应及自由基变化。结果显示,与小牛血清组比较,自身免疫病全血清组条件液中6-keto-PGF_(1α)含量及细胞液中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5.P<0.01);自身免疫病灭活补体血清组条件液中TxB_2含量及细胞液中GSH—Px活性升高明显(P<0.05);而细胞液中SOD活性6-keto-PGF_(1α)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MDA含量虽呈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细胞形态在光学显微镜下均未见明显改变。提示,免疫反应及脂质过氧化反应可能参与了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尿激酶溶栓治疗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评价尿激酶 (UK)静脉溶栓治疗老年人 (≥ 60岁 )甚至高龄 (>70岁 )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 2 81例 AMI患者按年龄段分成〔<60岁 (1 1 8例 )、60~ 70岁 (99例 )、>70岁 (64例 )〕3组 ,并对其中 1 63例老年 AMI患者的近期预后进行分析 (以同期未接受溶栓治疗的 46例老年 AMI患者作为对照组 )。结果 :随年龄增加 ,血管再通率逐渐下降 (P >0 .0 5) ,而病死率和出血反应有升高趋势 (P >0 .0 5) ;对老年 AMI患者慎用 UK 2 0 0万 IU以免诱发脑出血 ;老年 AMI患者溶栓组的病死率及治疗后主要并发症均显著或非常显著地低于未溶栓组 (P <0 .0 5或 <0 .0 1 )。结论 :老年甚至高龄 AMI患者接受溶栓治疗可显著改善近期预后 ,但剂量应偏小  相似文献   
6.
静脉溶栓开始时间与尿激酶剂量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尿激酶( U K)不同剂量、发病后不同时间溶栓对急性心肌梗死( A M I)的疗效。方法:281例 A M I患者按 U K 剂量分成100万u、150万u、200万u 组,按发病时间分成≤2 h、> 2~4h、> 4~6 h、> 6~12 h 四个时间段。结果:3组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 P > 0.05),而轻度出血100万u 组低于200万u 组( P < 0.05),且未发生重度出血及脑出血;虽血管再通率≤2 h 与> 6~12 h 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P < 0.01),但病死率及安全性在不同时间差异不明显(均 P > 0.05);6 h 内溶栓各剂量组再通率相近,而延迟溶栓(> 6~12 h)各剂量组再通率有较大差别(随剂量加大而升高)。结论: U K 100万u 是安全有效的剂量,特别是对发病6 h 内溶栓者;延迟溶栓仍有较大价值,并似可加大 U K 剂量以提高再通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尿激酶(UK)联用硫酸镁(MS)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51例AMI住院患者随机分为UK MS组(UM组 ,76例)和UK组(75例) ,除UM组在静滴UK前15min开始加用MS外 ,余相同。结果UM组的再通率有高于UK组趋势 ,而5周病死率、心力衰竭、梗塞后心绞痛、再梗塞及梗塞延展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UK组(P均<0.01)。结论UK联用MS治疗AMI优于UK疗法 ,MS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溶栓治疗辅助剂。  相似文献   
8.
镁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并发再灌注心律失常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尿激酶 (U 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时再灌注心律失常 (RAs)的发生情况 ,评价硫酸镁 (MS)对 RAs的抑制作用。方法 :32 2例 AMI住院患者接受 U K溶栓治疗 ,将其中 15 1例随机分为 U M组 (UK加 MS,76例 )和 U K组 (75例 ) ,U M组在静脉滴注 U K前 15 min开始静脉注射 MS。结果 :根据临床标准判定为再灌注的患者 2 16例 (6 7.1% ) ,其中 190例 (88.0 % )于再灌注过程中出现心律改变 ,170例 (78.7% )出现RAs,其中室性 RAs 119例 (5 5 .1% )。预防性静脉注射利多卡因与否 ,对室性 RAs的发生无显著影响 (P >0 .0 5 )。U M组 RAs及严重心律失常 (SA)、室性 RAs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 UK组 (P<0 .0 1,P<0 .0 0 5 )。结论 :RAs是 AMI溶栓治疗的重要并发症 ;利多卡因不能预防室性 RAs的发生 ;MS对 RAs(尤其是室性 RAs)及严重心律失常的防治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