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0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2.
良性淋巴上皮病指淋巴细胞弥漫性浸润泪腺和涎腺,同时腺体内肌导管上皮细胞反应性增生,即病变组织内同时有淋巴细胞与肌上皮细胞的一种良性病变,是一种发病率较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是发生于涎腺和泪腺的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好发于50岁以上的女性。临床腮腺肿大较多,较明显;泪腺的肿大次之。颌下腺及舌下腺也可能肿大,但比较少见[2]。我科遇良性淋巴上皮病累及双侧颌下腺及右侧泪腺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男性,70岁。主因颌下区肿物2个月入院。患者于2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双侧颌下区肿物,无痛,无发热,自觉口干,眼干,曾服用消炎药(具体不详…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屋尘螨变应原结膜激发试验(CPT)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探讨进行临床评估屋尘螨变应原CPT结果时需排除哪些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就诊的符合变应性鼻炎、结膜炎和(或)支气管哮喘诊断患者357例,所有入选者均进行屋尘螨变应原CPT,采用北京协和医院眼结膜激发试验评估标准分别记录,并分别记录性别、年龄、受累器官、病程、受试季节等影响疾病状态的因素,同时进行血清屋尘螨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d1—sIgE)检测。结果屋尘螨变应原CPT结果只与血清d1-sIgE相关(r=0.4722,P〈0.05);而与受试季节、性别、年龄、病程、靶器官等因素无相关性(P〉0.05)。结论屋尘螨变应原CPT不受受试季节、性别、年龄、病程、靶器官等因素的影响,在临床评估屋尘螨变应原CPT结果工作中无须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腺样囊性癌 ,亦称为圆柱瘤 ,是粘膜小涎腺和大涎腺均可发生的一种低度恶性肿瘤 ,较为罕见。我科曾收治右侧上颌窦腺样囊性癌 1例 ,现报告如下。患者 ,男 ,3 3岁。主因鼻塞、鼻出血 10个月 ,右眼球突出半年于 2 0 0 1年 7月 9日入院。行CT检查示 :右侧上颌窦肿物破坏上颌窦内侧壁、外侧壁、后壁并侵及颅内。后在省四院取活检 ,病理确诊 :腺样囊性癌。行放射治疗并中药治疗 ,后要求化疗入我科。查体 :右面部眶下方稍凹陷 ,颧弓凸起 ,皮肤暗红色 ,软组织较对侧硬 ,有轻度压痛。右眼球外凸 ,活动不受限 ,右眼视力差 (3m ) ,右鼻前庭及鼻腔粘…  相似文献   
5.
用3%碘甘油拭除扁桃体表面及隐窝口脓苔,结合青霉素治疗,可以缩短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治愈时间,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观察对象: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62例,均为男性,年龄22~40岁,平均29岁。1.2诊断标准:有咽痛、咽干、发热等症状;体征有扁桃...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屋尘螨变应原结膜激发试验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159例变态反应病患者进行屋尘螨变应原结膜激发试验,将12项眼部症状及体征作为观察指标量化,评分后分别记录并统计整理分析.同时进行屋尘螨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SPT)以及血清屋尘螨变应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erum specific immunoglobulin E,d1-sIgE)检测.结果 屋尘螨变应原结膜激发试验最常见症状体征为睑结膜充血(81.1%),球结膜充血(74.2%),球结膜水肿(20.8%),其评分分值与皮肤点刺结果 有显著相关(P<0.01).159例患者中无1例出现畏光及视力下降.结论 屋尘螨变应原结膜激发试验是模拟自然状态,以结膜充血为主要临床特点,球结膜水肿的出现在评判屋尘螨变应原结膜激发试验结果 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鼻息肉发病率高,易复发,发病机理尚不明确,主要有慢性炎症、变态反应、免疫学说等.最近还发现多种细胞因子、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蛋白在鼻息肉中存在并影响其发生及病理变化.FasL/Fas系统介导的细胞凋亡在维持器官正常发育及某些病理过程(如癌变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自1997年1月~1999年10月,我们应用凝血酶液滴鼻或喷雾治疗鼻出血及鼻腔手术后伤口渗血47例,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将住院及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中47例,男38例40侧,女9例10侧,年龄8~84岁,平均年龄55.9岁,男女之比为4.4∶1,年龄8~84岁;其中,10岁以下1例,70岁以上14例,28~69岁共32例,出血部位黎氏区32例。下鼻甲前端8例,粘膜糜烂4例,鼻腔后部5例,高血压动脉硬化18例,鼻腔术后8例,白血病、糖尿病2例,肺心病、支气管哮喘2例。对照组30例,男性27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57.5岁;黎氏区占18例,中下甲前端2例,粘膜糜…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通过对屋尘螨变应原结膜激发试验阳性哮喘患者特异性免疫治疗后控制药物有无降级的分析,探讨特异性免疫治疗在屋尘螨变应原结膜激发试验阳性哮喘患者综合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2007年7月至2008年12月就诊的符合支气管哮喘诊断的患者38例,所有入选者均有明确过敏病史,屋尘螨变应原皮试试验与体外检测结果不符(皮肤试验阳性而体外检测阴性),结膜激发试验阳性.统计患者屋尘螨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前后控制药物使用情况,分级依照GINA方案.采用SPSS17.0 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统计整理分析.结果 屋尘螨变应原结膜激发试验阳性哮喘患者特异性免疫治疗半年后控制药物较治疗前降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性免疫治疗1年、2年后控制药物较治疗前降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特异性免疫治疗在屋尘螨变应原结膜激发试验阳性哮喘患者综合治疗中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