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7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腹泻病门诊从1994年5月至1994年11月收治腹泻病人360例,其中18例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经抢救17例痊愈,1例死亡。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男9例,女9例;年龄27~71岁,平均48.5岁;农民16例,工人2例;发病前有不洁食物史及食海产品史者共8例,余10例无明显诱因;就诊时间在发病后5小时至3天;急性胃肠炎12例,急性肠炎6例。 1.2 临床表现:腹泻、呕吐者12例,只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医院儿科门诊输液处方的合理性,促进儿科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查医院2013年6月输液药房中儿科门诊输液处方500张,对联合用药处方、应用糖皮质激素的处方和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分类和统计分析。结果联合用药处方、应用激素处方、不合理用药处方分别占调查处方的91.6%、28.2%、2.6%。不合理用药情况有:药物选择不合理、用量不合理、溶媒选择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等。结论进行儿科门诊输液处方不合理用药调查,将信息及时反馈给医师,护士,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助于加强医师、药师、护士合作,促进儿科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3.
开颅术后出现远隔部位颅内血肿发病隐袭,病情发展急骤,甚至出现脑疝才被发现,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本文将我科2005年5月至2009年3月间4194例开颅手术后继发远隔部位急性硬膜外血肿的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疗效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外科围手术期抗生素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医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7月~2008年2月外科手术病例234例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100%围手术期病例使用了抗菌药物,其中预防性用药188例,占80.3%,治疗性用药46例,占19.7%.术前30min及术中无一例使用抗生素;术后100%使用抗生素,均于术后当日开始使用,术后混合用药146例,占62.4%.抗菌药物使用种类依次为头孢菌素类、硝基咪唑类、喹诺酮类等.结论 抗生素在预防术后感染、增加手术安全性、提高治愈率方面作用明显,但如不能合理地使用,也会带来不良反应.临床上要合理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嗅沟脑膜瘤显微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例行显微手术治疗的嗅沟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8例全切(SimpsonⅠ、Ⅱ级),2例次全切(SimpsonⅢ级),术中去骨瓣减压1例,术后死亡1例。术前有嗅觉障碍的13例患者中,术后改善3例,无变化8例,恶化2例。术前有视力障碍的8例患者中,术后改善者6例,无变化2例。术后随访3~38个月,术前有精神症状的6例患者均于术后6个月内恢复正常;术中去骨瓣减压的1例患者已行颅骨缺损修补术;肿瘤全切病例中,2例患者有肿瘤复发,1例行二次手术,1例选择放射治疗。失访2例。结论嗅沟脑膜瘤位置深在,且与周围血管神经等重要结构关系密切,但精细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王轶群  李心国  臧培卓   《四川医学》2017,38(11):1259-1262
目的探讨X连锁α-地中海贫血/精神发育迟滞综合征蛋白(ATRX)在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病理科保存的97例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组织标本,其中星形胶质细胞瘤52例,少突胶质细胞瘤24例,胶质母细胞瘤21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TRX表达。结果星形胶质细胞瘤组织中ATRX蛋白阳性表达率为19.23%,明显低于少突胶质细胞瘤和胶质细胞瘤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TRX蛋白阳性表达与与星形胶质细胞瘤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及WHO分级无明显关系(P>0.05)。星形胶质细胞瘤ATRX阳性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24.67个月[95%CI(21.74,27.60)],ATRX阴性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8.68个月[95%CI(16.32,2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TRX在星形胶质细胞瘤呈低表达,同时与星形胶质细胞瘤患者预后有一定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肝性皮层盲1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性皮层盲,是指肝性脑病过程中出现一过性双目失明,不留后遗症的一种特殊临床表现,我科自1995-05/1999-12共收治肝性脑病患97例次,其中14例出现肝性皮层盲,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和分析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干预效果。方法某院于2013年7月开始对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进行干预,选取2013年2月~2013年7月、2013年7月~2013年11月、2013年11月~2014年2月三个时间段的进行Ⅰ类切口手术出院病例各50例,对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抗菌药物使用率、平均用药天数、预防用药品种数及合理性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某院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平均用药天数显著下降,与干预前、干预初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菌药物品种的使用合理性明显提高。结论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现象,规范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现状以及合理性。方法:我院选取2014年6~12月500例儿童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治疗过程中对儿科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情况并使用计算机软件对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应用现状以及合理性。结果: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的儿科患者有312例,占62.4%,主要使用年龄在0~3岁之间;使用糖皮质激素合理的病例有215例,合理率为69%,不合理病例为97例,不合理率为31%。312例糖皮质激素使用的病历中包括:呼吸系统95例、肾内科78例、皮肤科72例、血液科52例、其他科室15例。结论:当前对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时间、剂量以及原则仍存在一定问题,所以临床治疗中应该遵守糖皮质激素科学用药的原则,提高糖皮质激素运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吲哚菁绿荧光血管造影在前循环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CG)脑血管造影在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手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研究2007年1月至2008年4月开颅手术治疗的前循环动脉瘤患者42例,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术野中血管,指导手术操作。术后行3DCTA或DSA检查,评估术中ICG荧光造影对开颅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作用。结果术中确认动脉瘤颈残留2例,载瘤动脉分支血管闭塞1例,穿通血管误夹2例,重新调整动脉瘤夹位置后,再次荧光血管造影,证实动脉瘤颈夹闭满意,术后DSA(或MRA、CTA)均证实术中ICG造影结果。结论ICG血管造影是一种术中监测颅内动脉瘤颈是否残留、载瘤动脉是否狭窄及穿通支血管是否闭塞的重要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