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2篇
  194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本文通过异丁基哌嗪力复霉素与利福平复治肺结核的临床对照研究,表明两组的痰菌阴转率、空洞关闭率、病灶有效率均无显著差异,副反应亦相仿,提示异丁基哌嗪力复霉素300~400mg/日与利福平450~600mg/日的疗效相仿。  相似文献   
2.
在肺结核病治疗方法上,我们本着既要治病又要治人的整体观点,提出了综合疗法。综合疗法包括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第一是思想工作,主要是培养病员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树立与疾病作斗争的顽强意志;第二是锻炼,通过锻炼增强病员的全身抵抗力,促进病灶痊愈,加速恢复劳动力,减少复发,此外通过锻炼加强病员的意志和信心;第三是中西医内外科合作的治疗。除了这三个主要部分之外,充分合理的营养,清洁舒适的环境也起一定的有利作用。在综合疗法的实践过程中,我们认识到祖国医学宝贵遗产之一的气功疗法,对肺结核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结核病是“防有措施,治有办法”的一种疾病。由于进入了化疗时代,世界各国结核病的疫情近20~30年来均有大幅度的下降,我国也是如此。随着化学疗法的机理不断地发展和阐明,很多陈旧观点已与目前形势不相适应,有必要进行探讨与商榷。以下重点谈七个问题: 结核菌的传播众所周知,感染结核菌能引起结核病。  相似文献   
4.
对55例服异丁基哌嗪力复霉索的肺结核患者进行免疫功能测定,试验结果显示服用该药对体液免疫无影响,对细胞免疫ET影响不大,对Ea有影响,但不影响疗效。  相似文献   
5.
1950年以来上海市每年都有10万以上15岁以下的儿童为接种卡介苗进行了结核菌素试验。试验方法系采用曼它氏法,用1:1000倍稀释的旧结核菌素皮内注射0.1毫升,48—72小时后显直径5亳米以上的浸润反应者,即为结核菌素阳性反应。本文系就每年结核菌素试验的结果来看7年来上海市儿童结核病自然感染率。上海市儿童结核病自然感染率与国内其他大城市如北京、南京等并无显著的区别。感染率与性别无关,但随年龄的增大而急剧上升。4—12个月的感染率在5%左右,1—4岁之感染率在20%左右,5—9岁在50%左右,10—14岁在70%左有,15岁以上在85%左右。7年来各年龄组的感染率还看不出有显著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从冬眠灵治疗恶心、呕吐症状50人次在1小时内消失率100%,烦躁、惊恐、呻吟减轻率76%,原疾病向好的方面发展趋势72%.对照组(用胃复安等:70%、80%、15%、10%)共40人次,提示两组有非常显着的差异(P〈0.01~0.001)。结果表明:冬眠灵治疗恶心,呕吐症状效果高于其他类型试剂;同时,提示危重.重症疾病的对症治疗对对因治疗辅以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卡介苗接种方法中,以皮内注射法为最好,主要是因为注射剂量准确,阳转率高(95%以上),菌苗剂量小费用经济,免疫力维持时间较长;以上各点已经国内外卡介苗工作者所肯定。但是在新生儿以及一岁以下的幼儿中,用皮内注射法往往发生较多的淋巴结反应,因此新生儿及一岁以下幼儿在选择接种方法上一直存在着问题。以往数年中,上海市对于新生婴儿采用口服法,其优点是阳转率也相当高(历年来约为90%左右),淋巴结反应少(较同年龄内用皮内注射法显见减少)。但是菌苗用量太多,三次口服手续上也较麻烦,特别是家庭接生的婴儿更为不方便,这样就大大地妨碍了大规模推行。为此,上海市结核  相似文献   
8.
我国肺结核复治问题比较突出。对复治病人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将演变成为慢性传染源,影响结核病的流行;病人长期患病,丧失劳动力,影响生产。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复治的治疗原则与初治基本相同,应该采用二种以上敏感药物联合治疗,疗程是18~24个月,个别病人可能还要长一些。复治病人往往病程长,化疗时间也较久,以往用药多,加上病灶复杂,可能出现继发耐药性等问题,给治疗带来很多困难。但是如能及早  相似文献   
9.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continued advance in the-knowledge of chemotherapy of tuberculosis,-an inc~:easing numloer of clinically useful drugs has appeared. The most impoi-tant of these are streptomycjn, an anti-biotic, and para.-amino-salicylic acid,. a synthetic drug.: .While streptomycin may produce serious toxic reactions, para-amino-salicylic acid js outistanding for its relative non-toxicity. With the ekception .of minor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such as nausea, vomiting and occasional diarrhea (1, 2, 4), little has been reported on its clinical toxicity. Vallentin found a'' mild kidney irritation in isolated cases manifdsted in slight albuminurea with simultaneous appearance of red cells and is<2lated casts. According to A''lin and Hifs, thb only observed evidences of toxicity wer.e an occasional positive Takata (Takata Ara test for liver function) and a low elimination of ,hipp.uric acrfl test(3). Drug fever associated with skin eruptions as toxic manifestation''of PAS, ''which so far has not bee.n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accessbile to us, was encountered in one of our cases. This case is. reported because of its rarity and its potential seriousnelss.  相似文献   
10.
从链霉素、对氨水杨酸钠、异烟肼陆续问世,特别是异烟肼的发现和广泛应用,结核病的治疗进入了化学疗法时代,结核病的防治工作起了划时代的变化。坚持合理用药,疗效一般可达95%以上,甚至有接近100%者。结核病的复发率在合理化疗下大大减少。由于化疗的广泛应用,喉结核、肠结核、结核性脑膜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