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综述接骨木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为其进一步研究及合理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在查阅历代古籍的基础上,结合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SciFinder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对接骨木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接骨木属植物主要有血满草Sambucus adnata、接骨草S.chinensis、接骨木S.williamsii、西伯利亚接骨木S.sibiruca、西洋接骨木S.nigra以及S.ebulus、S.javanica等,其所含的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类、萜类、苯丙素类、酚及酚苷类、甾体类、生物碱类、糖及糖苷类、氰苷类化合物等。接骨木属植物中的异槲皮苷、(7R,8S)-ficusal、(7R,8S)-肥牛木素、(7R,8S)-脱氢二松柏醇、Samwinol、绿原酸等成分具有促进成骨及骨折愈合的作用;莫诺苷、熊果酸、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Sambulin A、Sambulin B等成分具有抗炎、镇痛作用;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等成分具有抗氧化作用;落叶松树脂醇、Berchemol、(7αH,8′αH)-4,4′,8α,9-四羟基-3,3′-二甲氧基-7,9′-环氧木脂素等成分具有抗真菌作用;绿原酸、反式咖啡酸等成分具有抗病毒作用;槲皮素、山柰酚、熊果酸等成分具有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肉豆蔻(Myristica fragrans Houtt.)石油醚与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方法 综合运用正、反相硅胶,制备薄层,Sephadex LH-20凝胶,半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结合1H和13C NMR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Griess法测定化合物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产生NO的抑制活性。结果 从肉豆蔻石油醚和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4-烯丙基-2,6-二甲氧基苯氧基)-1-(4-羟基-3-甲氧基苯基)丙烷(1)、肉豆蔻异木脂素(2)、4-(2-(4-烯丙基-2,6-二甲氧基苯氧基)-1-羟丙基)-2,6-二甲氧基苯酚(3)、(E)-4-(1-羟基-2-(2-甲氧基-4-(丙烯基)苯氧基)丙基)-2-甲氧基苯酚(4)、(-)-miliusfragrin(5)、去氢二异丁香酚(6)、反式-2,3-二氢-7-甲氧基-2-(3,4-二甲氧基苯基)-3-甲基-5-(1-(E)-丙烯基)苯并呋喃(7)、(-)-eusiderin A(8)、acetyl oleiferin C(9)、补骨脂酚(10)、3-(4-羟基-3-甲氧苯基)丙烷-1,2-二醇(11)、1-(3,4-二甲氧基苯基)丙烷-2-酮(12)、broussochalcone B (13)、bavachinin(14)、malabaricone C(15)。体外抗炎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13和15对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NO释放有较强抑制活性,其IC50分别为8.57 ± 0.11、12.01 ± 1.27 μmol·L-1。化合物1和7显示一定的抑制活性,其IC50分别为34.48 ± 3.05、42.76 ± 1.53 μmol·L-1。结论 化合物5、8~1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体外抗炎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13和15对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NO释放有较强抑制活性,化合物1和7显示一定的抑制活性,化合物2~6、8~12、14无活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