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8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6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5 毫秒
1.
从1984年9月~1989年8月我们对30例溃疡性结肠炎(符合79年杭州会议诊断标准)应用0.255奴夫卡因加锡类散保留灌肠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年龄17~71岁,平均30.2岁;男22例,女8例。临床表现:腹痛24例,脓血便22例,伴全身症状12例,下腹压痛17例。初发者20例,慢性者10例。内镜下见粘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及假息  相似文献   
2.
我院于1999年3月被省卫生厅确立为改革试点医院,此时,新一届院领导班子刚刚走马上任.班子成员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摸实情,理思路.同年4月,召开了职工代表大会,全院干部职工发扬主人翁精神,广开言路,献计献策,审议通过了<医院改革方案>,为医院绘出了新的发展蓝图,确立了建设现代化中医院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睾丸肿瘤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睾丸肿瘤的MRI影像资料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 MRI影像上13个病灶均伴有睾丸不同程度的肿大,边界多数较清。10例精原细胞瘤以实质性改变为主,其中7例呈均匀等T1、等T2信号;3例信号不均匀,内见小片状长T1、长T2信号灶,病灶轻度强化;3例病灶内有出血。2例胚胎癌伴内胚窦瘤。1例淋巴瘤。胚胎性癌表现为囊实性混杂信号,呈环形强化且强化较明显。结论 MRI检查对睾丸肿瘤的检出、分型及分期等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可出现双下肢疼痛麻木、四肢末梢感觉异常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我们采用甲基维生素B12联合血塞通用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具有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均为我科2001年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脊柱转移瘤的低场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临床证实的脊柱转移瘤89例,男58例,女31例,年龄10~82岁,平均55.5岁,分析其MRI表现。结果89例病灶均累及椎体、椎体附件,脊柱转移灶单个椎骨者有7例,多个椎骨转移者82例,出现病理性骨折10例,溶骨性转移77例,成骨性转移7例,混合性转移5例,转移瘤累及脊膜者9例,脊髓内有转移者5例,椎旁形成软组织肿块者31例。结论MRI是诊断脊柱转移瘤重要的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口服降糖药不能良好控制血糖的情况下,加用每日1次甘精胰岛素或加用每日2次预混胰岛素分别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这两种方案的疗效和不良事件。方法60例用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良的2型搪尿病患者随机分为预混胰岛素组 二甲双胍组(A组)和甘精胰岛素组 二甲双胍组(B组),每组各30例。A组每日早晚餐前分别注射诺和锐30R预混胰岛素,B组每晚睡前注射甘精胰岛素1次,两组病人同时合并给予二甲双胍口服。共观察6月。观察血糖控制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对应的不同时间点的血糖值均明显降低。与基线相比,两组中空腹血糖降低幅度相似(P=0.11),治疗6月后,A组早餐后、午餐前、晚餐后以及睡前指血糖值较B组降低(P<0.05)。A组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降低幅度更大(P=0.035)。A组轻微低血糖和症状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B组的2.6倍和1.2倍。治疗6个月达到稳定,A组平均胰岛素剂量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用口服降糖药不能较好控制血糖时,加用每日1次甘精胰岛素 二甲双胍或加用每日2次预混胰岛素 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均能达到明显的降糖效果。预混胰岛素与甘精胰岛素相比,降低餐后血糖和HbA1C的效果更好,但相比之下低血糖的发生率稍高,胰岛素的用量偏大。  相似文献   
7.
8.
光动力学加内镜微波联合治疗进展期食管、贲门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动力学加内镜微波联合治疗进展期食管、贲门癌张燕妮1李吉华2我们从1991年采用光动力学疗法(PDT)加内镜下微波联合治疗晚期食管、贲门癌18例,收到较好的疗效。一、临床资料1.病例选择:本组18例中男性12例、女性6例,年龄为42~60岁,平均年龄...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腰椎滑脱的X线表现,探讨其X线的诊断指征。方法对3年间X线诊断,临床证实的56例腰椎滑脱的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腰椎滑脱中有腰椎排列紊乱者54例(96.5%),未出现者2例(3.6%);出现去节间部不连者47例(83.9%);腰率小于83者45例(80.5%);Ⅰ度滑脱31例,Ⅱ度滑脱18例,Ⅲ度者5例。结论关节间部骨缺损,腰率变小,椎体滑动为X线诊断腰椎滑脱的重要指征。  相似文献   
10.
成旭东  李吉华  王奇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0):4152-4153
目的:观察降钙素联合骨质疏松治疗仪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降钙素联合骨质疏松治疗仪与单纯使用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症,经EXPERT-XL型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测定骨密度,观察两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降钙素联合骨质疏松治疗仪与单纯使用降钙素治疗相比骨密度显著提高,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降钙素联合骨质疏松治疗仪治疗骨质疏松症疗是一种很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