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25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索白芦藜醇抗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PharmMapper、SwissTargetPrediction、SuperPred、DrugBank数据库,筛选整合白芦藜醇的可能作用靶点。与CTD、DisGeNET、MalaCards数据库中筛选得到的TNBC靶点相映射后得到白芦藜醇抗TNBC的可能作用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对得到的靶点进行基因功能和通路注释分析,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靶点间的蛋白互作网络,筛选出核心靶点及核心模块。结果 共筛选得到422个白芦藜醇的可能作用靶点,1799个TNBC相关靶点,映射后共得到白芦藜醇治疗TNBC的潜在作用靶点130个,并从中进一步筛选出了10个核心基因(MAPK1,MAPK3,TP53,SRC,PIK3CA,AKT1,PIK3R1,MAPK8,PTPN11,JAK2),KEGG通路富集提示核心基因主要涉及PI3K-Akt等信号通路。结论 白芦藜醇可能是通过靶向作用于多个靶点及通路,形成相互协调的作用网络从而发挥抗TNBC作用,其中PI3K/Akt通路可能发挥重要作用,为白芦藜醇在TNBC治疗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河南省新乡市2005~2011年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的流行特征,为有效防治布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新乡市数据及个案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11年共报告布病病例186例,11个县(市、区)均有病例报告,主要集中在获嘉县、辉县市等5个县(市),其发病数占总发病数的86.56%。发病季节以4~7月最多,占全年发病数的59.68%。发病年龄集中在25~65岁,占全部病例的83.33%,男性多于女性,职业以农民、饲养、屠宰及畜产品加工人员为主。结论新乡市布病疫情呈逐年上升趋势,疫情地区已由牧区转向农区,有逼近趋势。要控制布病疫情上升,应尽快加强卫生部门与畜牧部门的密切合作,加大对重点人群的监测力度、深入开展对重点人群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经会阴三维超声测量年轻未育女性的耻骨内脏肌宽度及肛提肌裂孔大小,探讨女性盆底的形态及功能。方法对100例18~31岁年轻未育女性在安静状态下、最大瓦氏动作及提肛动作时采集盆底经会阴三维超声图像,脱机分析,分别测量肛提肌裂孔的前后径、左右径、面积及耻骨内脏肌的宽度,并通过计算组内相关系数评估观察者之间的一致性。结果肛提肌裂孔呈菱形,两侧耻骨内脏肌基本对称,呈带状高回声,在肛直肠角后方形成U型襻。安静状态下肛提肌裂孔面积(11.15±1.70)cm2,最大瓦氏动作时增大至(14.35±2.43)cm2,而提肛动作时缩小至(9.20±1.46)cm2。两名观察者测量安静状态及提肛动作时的肛提肌裂孔大小及不同状态下耻骨内脏肌宽度一致性较好,但在最大瓦氏动作时测量肛提肌裂孔大小的一致性稍差。结论经会阴三维超声能直观观察盆底耻骨内脏肌的宽度及肛提肌裂孔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孕及中孕早期超声诊断胎儿前腹壁异常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早孕及中孕早期超声诊断的21胎前腹壁异常胎儿超声表现及随访结果,分析比较前腹壁异常的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早孕及中孕早期超声筛查出21胎胎儿前腹壁异常,均在首次超声检查时发现,均经引产直接观察或病理检查进一步证实;其中脐膨出12胎,泄殖腔外翻1胎,体蒂异常8胎。7胎接受羊水穿刺检查,1胎脐膨出为13-三体,余染色体未见异常。结论早孕及中孕早期超声检查可有效诊断及鉴别诊断前腹壁异常,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胃瘫综合征”又称“胃麻痹”或“胃无力症”,是指胃流出道的非机械性梗阻,属功能性疾病。本院自1997年至2007年6月胃手术后发生10例,均为胃癌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经会阴超声诊断前盆腔脏器脱垂类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经会阴超声对前盆腔脏器脱垂类型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临床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期法(POP-Q)诊断的68例前盆腔脏器脱垂(膀胱尿道膨出28例,孤立性膀胱膨出40例)产妇行经会阴超声检查,以经耻骨联合下缘的水平线为参考,在静息状态和最大Valsaval动作时观察膀胱后壁和尿道的活动情况,测量膀胱尿道后角以及尿道倾斜角,并对经会阴超声结果与临床POP-Q诊断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计算Kappa值。结果 经会阴超声诊断膀胱尿道膨出29例,孤立性膀胱膨出39例,与临床POP-Q诊断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55,P<0.001)。结论 经会阴超声能够诊断前盆腔脏器脱垂类型,可作为临床判断前盆腔脏器的脱垂的影像学方法而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大承气汤内服或芒硝腹部外敷,辅助耳穴压籽中医疗法在胃肠道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选取30例胃肠功能障碍患者,所有患者均存在长时间未排便,或排便困难伴随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表现,予以大承气汤胃管注入,芒硝腹部外敷,双耳交替进行耳穴压籽等中医方法,并配合相应中医护理,观察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应用中医疗法的有效率为73.33%,治疗后膀胱压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疗法治疗危重病胃肠功能障碍同时配合深入的临床护理及密切观察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全麻手术应用标准型喉罩100例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喉罩(LMA)是1981年由英国医生研制的一种人工通气道,1988年正式应用于临床。我院2006年5月将该项技术应用于临床麻醉,并立项作为临床应用研究。我们筛选10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病情分级Ⅰ-Ⅱ级手术病人进行LMA置入全麻,通过观察其围麻醉期血流动力学、氧饱和度(SpO:)等的变化,对麻醉安全性及LMA推广使用进行研究,以解决困难气道的通气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16例在应用激素等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用低分子肝素4100单位皮下注射2次/日,尿激酶10万单位静滴1次/日,总共治疗4周;并与常规治疗B组对照。结果A组总有效率87.5%,B组总有效率56.25%,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加用低分子肝素和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肾病综合征无明显副作用,并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