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我院自1997年6~9月收治海洛因依赖强制戒毒者104例,现就其心理、行为与社会因素进行肤浅探讨分析。临床资料一、社会人口学特征性别:男78例(75.00%),女26例(25.00%),男:女=3:1年龄:最小13岁,最大49岁,平均27.16±6....  相似文献   
2.
海洛因依赖是一种渐进性、慢性、复发性的脑疾病。在阿片类物质中成瘾性最强,危害最大。依赖者脱毒后,操守时间短,复吸率高。本文对复吸因素与延长操守时间,提高戒毒疗效进行分析。1对象与方法1.1对象1994年6月~2004年5月,来我戒毒中心住院戒毒者共1050例,其中225例出院后因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福州市区老年期痴呆的患病率及其相关的社会、心理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两阶段调查的方法 从福州市五个区中,每个区中抽取两个居委会,选择60岁以上的全体老人为调查对象,以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为筛查工具,以日常生活能力评定表(ADL)、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为评定工具,入户采访筛查MMSE异常者,按相关的痴呆诊断标准予确诊分类.结果 调查2373人,老年期痴呆14l例,患病率为5.94%,其中阿尔茨海默病占57.45%,血管性痴呆占24.82%,混合型占7.09%,其他类型占10.64%.老年期痴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受损程度和抑郁严重程度均高于非痴呆者.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自觉健康状况差(P=0.009,OR=1.490)、听力不好(P=0.000,OR=1.907)、心理情绪状态差(P=0.024,OR=1.495)、低教育水平(P=0.000,OR=0.611)、高龄(P=0.000,0R=1.428)、低收入(P=0.000,OR=0.706)是老年期痴呆的危险因子.结论 福州市区60岁以上老年人痴呆的患病类型以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为主;对女性、高龄、一般健康状况差、低视听能力、心理情绪状态差、与邻居关系不好、经常感到孤独、低收入、有痴呆家族史、婚姻状况不良、低教育水平的老年人应给予关注和干预.  相似文献   
4.
1 一般资料6例均为我中心1997年收治的男性戒毒者,其中强制戒毒5例,自愿戒毒1例.年龄在20~34岁.渔民4例,司机和无业者各1例.滥用时间3~14个月,平均8.2个月.均为烫吸.日剂量0.1~0.5g.以好奇、寻求刺激为主要原因.2 诊断依据6例均符合CCMD-2-R诊断标准中的甲基苯丙  相似文献   
5.
药物滥用已成为一种社会公害,为了解福州地区药物滥用人群的特征和滥用情况,从1997年1月~12月底对我院接受戒毒治疗的药物滥用者进行询问调查登记,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被调查者均为在我中心接受戒毒治疗的药物滥用者.采用中国药物滥用监测中心设计的“药物滥用监测登记表”在出院时进行登记.根据《CCMD-2-R阿片类依赖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并进行尿样吗啡定性检测.2 一般资料与结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艾司西酞普兰联合丙戊酸镁治疗双相抑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5例双相抑郁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52例,应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丙戊酸镁治疗;对照组53例,应用氟西汀联合丙戊酸镁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后第2、4、6、8周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分,比较两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后第2、4、6、8周末两组HAMD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丙戊酸镁治疗双相抑郁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较少、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探讨电针治疗青少年癫痫伴发抑郁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0月本院青少年癫痫伴发抑郁状态的患者80例进行研究讨论,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都为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电针治疗,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价抑郁状态治疗效果,观察临床疗效,观察癫痫发作次数。结果观察组采取电针治疗,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2.5%,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患者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P0.05;观察组患者的HAMD评分为(0.89±0.12)分,对照组的评分为(1.15±0.31)分,观察组患者的HAMD评分情况明显比对照组的要低,2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青少年癫痫伴发抑郁状态的患者,采取电针治疗,效果显著,可以帮助患者改善其思维迟滞、情绪低落等症状,减少癫痫的发作次数,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今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  相似文献   
8.
福州市老年人抑郁症状检出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抑郁症状在福州市老年人群中的检出率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从福州市5个区的每个区中抽取2个居委会,选择60岁以上的全体老人为调查对象,以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评定表(ADL)为评定工具,入户采访调查。结果调查2373人,CES-D平均分为10.12±6.79,CES-D总分≥16的有500例,抑郁症状检出率为21.07%;其中男性为14.72%、女性为26.01%,男性抑郁症状检出率低于女性(P〈0.001)。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婚姻状况、性别、老年痴呆、健康状况、有痴呆家族史等因素与老年抑郁症状有关;有抑郁症状的老年人群日常生活能力低于无抑郁症状者。结论福州市老年人抑郁症状检出率较高,其相关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健康状况不良、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差等。  相似文献   
9.
甲基苯丙胺引致精神障碍二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对吸用甲基苯丙胺引致精神障碍两例报告如下。例1,男,32岁,未婚,无业。入院前3天患者用“冰毒”替代海洛因,每日烫吸0.5~1.0g。人院前1天增至1.5~2.0g后出现兴奋,话多,欣快,冲动伤人,毁物,纵火,被公安机关抓送我中心治疗。人院检查:意识模糊,意向力障碍,血压轻度升高,心动过速,精神运动性兴奋,行为异常,毁物,幻听,幻视与思维不连贯。血、尿常规与肝功正常。尿海洛因定性阴性。诊断为甲基苯丙胺引致精神障碍,人院后给予氟哌啶醇(20mg二/日,肌注),氯丙嗪(50mg三/日)治疗,三天后痊愈。例2,男,31岁,…  相似文献   
10.
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是不同的诊断,但临床观察显示:不仅个别抑郁症状而且类抑郁现象也频繁地出现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之中。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常与预后较差、功能缺陷、个人痛苦、复发率较高、再住院率较高或自杀相关,本文介绍氟西河与利培酮联合治疗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