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药学   4篇
  201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近期疗效,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52例胃间质瘤患者,36例行腹腔镜手术方式(腹腔镜组),16例行开腹手术方式(开腹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近期相关指标,包括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开始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相比于开腹组,在切口长度、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开始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P<0.05);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方式治疗胃间质瘤是安全、可行的,在某些方面较开腹手术方式有优势,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纳米碳示踪剂在甲状腺癌手术中对甲状旁腺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方法40例进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纳米碳组和常规手术组,各20例。纳米碳组采用纳米碳示踪剂,常规手术组采用常规手术。比较两组的甲状旁腺误切率。结果纳米碳组患者中发生1例甲状旁腺误切,误切率为5%,常规手术组发生7例误切,误切率为35%,纳米碳组误切率明显低于常规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结论甲状腺癌手术中应用纳米碳示踪剂能够降低甲状旁腺的误切率,保护甲状旁腺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近期疗效,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52例胃间质瘤患者,36例行腹腔镜手术方式(腹腔镜组),16例行开腹手术方式(开腹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近期相关指标,包括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开始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相比于开腹组,在切口长度、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开始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P<0.05);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方式治疗胃间质瘤是安全、可行的,在某些方面较开腹手术方式有优势,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近期疗效,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52例胃间质瘤患者,36例行腹腔镜手术方式(腹腔镜组),16例行开腹手术方式(开腹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近期相关指标,包括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开始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相比于开腹组,在切口长度、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开始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P<0.05);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方式治疗胃间质瘤是安全、可行的,在某些方面较开腹手术方式有优势,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