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紫杉类药物,包括泰素和泰索帝,是具有独特细胞作用机制的抗微管药物。由于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和对耐药肿瘤细胞株的有效,近年来受到广泛重视。国外报道泰索帝单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有效率为21%~27%。主要剂量限制性毒性为骨髓抑制。近年来,我们对使用泰索帝治疗晚期NSCLC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沙利度胺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 分别应用浓度为3.125、6.250、 12.500、 25.000、 50.000、 100.000及200.000 mg/L的沙利度胺溶液作用于SMMC-7721细胞,同时以等体积的RPMI 1640培养液为空白对照组,MTT法测定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结果 沙利度胺浓度从3.125 mg/L依次增至200.000 mg/L,其对SMMC-7721细胞增殖抑制率从11.70%依次增加至34.21%.25.000 mg/L以上浓度沙利度胺组的吸光度值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3.093,q=4.02~5.37,P<0.05、0.01).结论 沙利度胺能抑制SMMC-7721细胞的生长,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细胞抑制作用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沙利度胺对人肝癌细胞株SMMG7721荷瘤鼠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建立肝癌细胞株SMMC-7721的荷瘤鼠模型,观察沙利度胺组与对照组瘤体变化,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瘤体组织中微血管密度,ELISA法测定荷瘤鼠外周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并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瘤体组织细胞凋亡指数及瘤...  相似文献   
4.
华蟾素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华蟾素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患者给予华蟾素注射液联合化疗,对照组22例患者仅应用化疗,观察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后生活质量的改善。结果华蟾素治疗组较对照组的近期疗效提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毒副反应减低,生活质量有所改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华蟾素注射液联合化疗用于治疗晚期乳腺癌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对高血压病伴巨大肾囊肿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沙利度胺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体外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沙利度胺作用于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采用四甲摹偶氮唑蓝(MTT)法检测沙利度胺对SMMC-772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将SMMC-7721细胞培养至对数生长期,采用DNA琼脂糖凝胶电泳、荧光显微镜观察、流式细胞仪检测等方法 观察沙利度胺处理后SMMC-7721细胞的凋亡梯度、形态学变化和凋亡率,并对凋亡调控蛋白caspase-3的表达进行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不同浓度的沙利度胺处理后SMMC-7721细胞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结果 沙利度胺的浓度从3.125μg/ml增至200μg/ml时,其对SMMC-7721细胞的增殖抑制率从11.7%增至34.2%;当沙利度胺的浓度>25 μg/ml时,其对SMMC-772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明显强于空白对照组(P<0.05).200 μg/ml的沙利度胺处理SMMC-7721细胞24 h后,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到DNA梯形条带;48 h后梯形条带更明显,并且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SMMC-7721细胞出现核固缩和核裂解现象.200μg/ml的沙利度胺处理SMMC-7721细胞12、24、48和72 h时,碘化丙啶(PI)法检测SMMC-7721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3.1%±0.5%、8.4%±1.3%、19.4%±3.5%和25.8%±2.1%,24 h起的凋亡率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SMMC-7721细胞48 h的自然凋亡率(1.6%±0.6%,均P<0.05).50、100和200μg/ml的沙利度胺处理SMMC-7721细胞48 h时,Annexin V-FITC/PI双标法检测SMMC-7721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8.7%±1.2%、16.8%±2.5%和25.4%±4.5%,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SMMC-7721细胞48 h的自然凋亡率(2.1%±0.5%,均P<0.05).随着沙利度胺浓度的增加,表达caspase-3蛋白的SMMC-7721细胞数量不断增加,而SMMC-7721细胞中VEGF的含量却逐渐下降.结论 沙利度胺可能通过诱导肝癌细胞的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而发挥双重抗肿瘤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测指标和微生物学特征.方法 以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31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VAP分为VAP组和非VAP组.记录病人基线人口统计学信息及临床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沙利度胺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体内外肿瘤血管的影响.方法 体外实验:将不同浓度的沙利度胺作用于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采用ELISA方法测定细胞株VEGF分泌量变化.体内实验:首先建立肝癌细胞株SMMC-7721的荷瘤小鼠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测定瘤体组织中微血管密度,ELISA法测定小鼠外周血VEGF表达.结果 体外实验中随着沙利度胺药物浓度增加,VEGF含量逐渐下降:沙利度胺浓度从0 μg/ml升至400 μg/ml,VEGF值由(83.21±8.32)pg/ml降至(33.59±10.98)pg/ml;体内实验:成功建立了肝癌细胞株SMMC-7721的荷瘤小鼠模型,沙利度胺组小鼠外周血VEGF含量为(32.17±12.11)pg/ml,对照组为(69.35±17.56)pg/ml,在沙利度胺瘤体中微血管密度值为13.17±3.15,对照组为18.34±2.25,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沙利度胺能抑制SMMC-7721细胞株及荷瘤鼠肿瘤血管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董亮亮  王淑燕  张良明 《医学综述》2005,11(10):891-893
1蛋白质组学的概念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和完成,科学家们提出了后基因组计划的概念,并将研究要点转移到功能基因组学方面。而生物功能的主要体现物质是蛋白质。1994年,澳大利亚Macquarie大学的Wilkins和wiuiams首先提出蛋白质组(proteome)的概念,并将其定义“基因组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目前,对蛋白质组的确切定义是:一种细胞、组织或完整的生物体所拥有的全套蛋白质。这是一动态的概念,它不仅在一个机体的不同组织和细胞中不同,而且在同一机体的不同发育阶段、不同生理状态及不同外界环境下也有不同。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曲匹布通的红外光谱鉴别方法。方法:采用红外分光光度法,以乙醇、丙酮、氯仿为溶剂提取,光谱纯(溴化钾压片)测定红外吸收光谱。结果:曲匹布通提取物与曲匹布通对照品的红外吸收光谱完全一致。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好,能快速、准确地鉴别曲匹布通片中曲匹布通的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