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介绍一种改良的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s)的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方法:应用酶消化法分离大鼠CMECs,再用差速贴壁进行纯化。结果:用光学显微境、免疫细胞化学法进行第Ⅷ因子相关抗原染色来鉴定CMECs,其纯度约98%。结论:该法简单且经济。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培养猪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SMCs)。方法:分离猪心冠状动脉,用贴块法进行操作。结果:细胞传至第4代时,锥虫蓝染色检查细胞存活率95%,用光学显微镜、免疫组织化学法进行α-肌动蛋白染色来鉴定SMCs,其纯度约96%。结论:该法经济而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病人的治疗及护理。[方法]选取本科收治的结缔组织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病人18例,对其经过氧疗、抗凝、抗心衰、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西地那非等治疗及专科护理。[结果]治疗后病人肺动脉平均压由68mmHg±21mmHg下降为45mmHg±15mmHg;心功能分级由3.8级±1.3级上升为2.2级±1.0级。[结论]对结缔组织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病人早期发现及进行综合治疗和专科护理,可明显降低肺动脉压及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219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心理分析,探讨其心理护理的方法及意义.方法 分析从2001年~2006年在我院住院的219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心理特点以及应用心理护理的方法.结果 通过对患者进行交谈法、主观心理治疗法、转移法、音乐疗法等心理护理,解决患者存在的不良心理问题.结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理上多存在焦虑、恐惧、悲观、抑郁等,有效的心理护理方法能舒缓患者的情绪,减轻患者身心痛苦,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全身性疾病,是一种慢性侵蚀性关节炎症病变,可侵蚀关节软骨及骨组织而导致关节畸形甚至丧失功能。由于病程长,需长期坚持治疗,有些RA患者有严重的或顽固的病痛,或已有不同程度的残废,在生活、工作中和社会交往等方面产生严重的困难,RA患者存在较为严重的心身障碍^[1]。笔者对2006年1月至2007年10月我科收治的64例RA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随着细胞和组织培养技术的日益成熟,对其操作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在一些原代培养中,如心肌细胞或血管平滑肌细胞或神经细胞等,要求从大体标本取材到分离细胞的全过程有氧气供应,也就是在缓冲液或培养基中通入氧气,以模拟体内生理环境(特殊的组织细胞或实验模型也可要求NO、  相似文献   
8.
现将我院2003/2006年32例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CAPD)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19例,女13例,年龄25~71(平均43)岁。CAPD治疗时间1~3a,平均1.2a。其中12例发生低血糖,经及时发现处理后低血糖纠正,3例术后发生引流不畅,查找原因处理后对治疗效果无影响,2例出院后1a发生腹膜炎其中1例最终拔管改为血液透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病人的治疗及护理.[方法]选取本科收治的结缔组织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病人18例,对其经过氧疗、抗凝、抗心衰、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西地那非等治疗及专科护理.[结果]治疗后病人肺动脉平均压由68 mmHg±21 mm Hg下降为45 mmHg±15 mmHg;心功能分级由3.8级±1.3级上升为2.2级±1.0级.[结论]对结缔组织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病人早期发现及进行综合治疗和专科护理,可明显降低肺动脉压及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男性尿路感染致病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方法:对152例男性尿路感染患者尿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致病菌169株中革兰氏阴性杆菌占61.54%,其中大肠杆菌占31.95%,革兰氏阳性球菌占18.34%,真菌占20.12%;致病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性逐渐加重。结论:男性尿路感染致病菌仍以大肠杆菌为主,但球菌及真菌感染明显增加,临床上应重视尿路感染的耐药问题,根据药敏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